第110章 班底(2/2)
“怎敢!”士肃浑身一颤,忍不住要再跪,被高殷强扶。
孝笑著说道:“太子常常与我言,说其父如此,其子可知,將来我齐国会有两位慕容大將军,实是我大齐幸事呢!”
慕容士肃想放声大哭,极力忍住,眼泪狡猾的钻出来,高殷亲自用衣袖帮他拂去,更让士肃感动。
慕容绍宗因为当年的进言,在东魏不受重用,又因为在围攻侯景时表现出了同僚莫能及的將才,以及高王要把他留给世子高澄的遗言,或多或少遭受了排挤。
毕竟他是尔朱兆的残党,成分不纯,只能靠上位者的赏识,又因为高欢的心计,被打压了许久,好不容易熬到出头时。
结果慕容绍宗就是没这个运气,高澄命他攻打颖川城,绍宗乘船窥探城中动静,结果狂风大作把他吹到了城下,守军鉤住座船,同时乱箭齐发,绍宗情急之下跳水逃生,结果溺水而死。
此后三军虽然悲惋,高澄嗟伤不已,追赠他为太尉,但在背后对慕容绍宗的议论和中伤也没有停歇,反而愈演愈烈。
在齐国建立后,他的遗孤就成了最好欺负的那类型,在齐国勛贵鄙视链中处於底层,
饱受非议,哥哥士肃未来会因为造反被杀,而弟弟三藏只能靠著做高演的挽郎起家。
挽郎是七品官职,简单来说就是皇帝、皇后或太子、亲王这个级別的人死了,官府就在六品以上的贵族子弟里选出一批人来给死者抬棺材唱輓歌,完事了就可以做官,属於门荫入仕的途径之一。
因为这属於靠哭得官,所以也为上流土人所不耻。这个官职的地位非常尷尬,门第够好的,不需要做挽郎,起家的概念又接近后世的“第一学歷”,如果第一学歷是专科,那即便后面考上所谓的名牌大学、成为硕士博土,仍然会被人念叻“一天专一世专”。
你靠挽郎起家,那以后一辈子的官途也都是从这个挽郎开始的。
而慕容三藏自幼聪敏多武略,颇有父风,父亲又是已故名將,即便他的才学不够,不能走察举、茂才的路子,也能走武官侍从起家,这可是胡族子弟的经典项目,韩凤未来就是走的这条路子。
实在不行还可以徵辟,等於国企单位直接外聘了,还不需要走流程,直接拎包入府。
结果三藏到了十七岁只能靠挽郎起家,尤其是他父亲被高澄追赠太尉,等他作挽郎后,才徵辟他为太尉府参军,不得不说是一种黑色幽默,可以想见慕容绍宗的子嗣在齐国的待遇。
因此能得到太子的理解,虽然大概是客套话,可对慕容兄弟而言,也是少见的温柔。
高孝灌和高延宗对视一眼,喷喷称奇,心想太子是真的会从各种地方拉拢人心,简单的几句话,就能让人俯首称臣。
当然了,因为他是太子,这种事情理所应当。
对高殷而言,这两个孩子倒是可以信赖,估计是奶奶只塞个韩凤觉得显眼,再搭两个小朋友遮掩,这倒是中了高殷下怀。
世上还是好奶奶多啊!
“我知你等多苦楚,不必多言,就在这府中好好修炼,令人刮目相看。愿你兄弟二人不负先父之名,这大都督府將来亦有光彩啊!”
慕容兄弟听了,恨不得抱头痛哭,只是在正式场合,不好殿前失仪。
“汝等也没经过考校就入了府中,虽说是我的府,但也不好让人说我任人唯亲,沾亲带故。”
高殷说著:“因此士肃、三藏,你我是同龄人,不如这样吧,就做我的近侍,陪在我身侧,也好说话些;长鸞,你—就做个都督,带一队人马。”
韩凤闻言大喜:“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