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不良(2/2)
“好啊,长广王想知道他们做了什么事,就亲自问他们好了。”
高殷让人递过去一份名单,高湛惊疑,念起其中一人:“马炎!”
会场中马上就有人回应:“稟长广王,草民在此,这些日子在家耕种,只有这些日子出门参观武会。”
“魏牛儿!”
“草民在!和前面那兄弟一样,不过我是在家睡懒觉!”
场中扬起笑声,让高湛面红耳赤,他不信邪,隨便翻找名单,还倒回去问了重复的人,可无论怎么问,都有人回应他,內容丝毫不差。
他想不到,那四百名死囚犯,高殷其实一个没落下,都有了安排。
在当初释放的时候,就將他们划为四等人,前两等分为凶犯与有些才能的清白人,这些人留在东宫內使用,其中的凶犯被单独列出,私下告知其他人,让他们想办法製造意外將前者杀死,这样既磨练技巧,又能坚定他们的心性,更加离不开太子,而且惩罚的是真正有罪的人,能让他们心中梢微好过一点。
后者则分为不良人与百姓。
百姓是纯倒霉的普通良民,给些粮米放回去后,高殷也不对他们做要求,只要好好过日子就行,唯独留给他们一些与不良人联繫的渠道,如果他们收到什么重要的消息,可以通过这个来换取赏赐。
不良人则是最重要的一环,这个群体中的许多人是很难定义的,大恶不犯小恶不断,
站在善恶的灰色区间中。
例如有些人偷鸡摸狗,算不算强盗?可他们所窃之物不多,只是拿来餬口而已,却一时不慎被抓,又很幸运的成为了死刑犯。
反过来,也有些是为了他人出头、失手犯了错的,被骗替人定罪的,抢劫大户劫富济贫而失手的,乃至桀驁不驯衝撞上官被拘捕的,这类人杀了就太过,但又不好留,留下来又多生事端。
严格来说,早年的刘邦、刘备和高欢其实都算这类人,和他们比刘裕都算老实巴交的农民,尤其是刘备。
许多人以为刘备是只会用哭来算计人的腹黑,然而刘备的真实底色是刘华强,族中人出钱供他读书,但刘备的才能很明显不在这儿,而是在混社会上,喜欢结交豪侠,少年们爭相依附,然后中山的大商人张世平、苏双经常在涿郡贩马,对刘备“见而异之”,就经常给他很多金银珠宝,刘备因此得以聚揽部眾一一这段描述反过来理解就是另一回事了。
很多人觉得刘备运气好,刚上线就抽中了关羽和张飞两个史诗武將,其实刘备身边这种人一抓一大把,关羽张飞是运气好没死掉熬出来的骨干,队友死光触发羈绊叠出来的光环,一群猛人里带头的那个怎么会不是猛人,能让两个双红棍服气的,只能是一个更厉害的黑社会大哥。
这种人,从战国到明末,都是车载斗量、不可胜数,特別是燕赵河东这几块地方,很容易集团化,李波李秀都算这种群体。
高殷真要计较,能抓出一大把罪名来重惩,可这样他在游侠中的名声就完了,完了就完了吧,他毕竟是太子,但没有诚意,也无法再利用他们了。混游侠的儿郎们讲究的就是一个轻財重义,任侠有气,所以高殷才写《三国演义》,在中下层推广他的影响力,让游侠们通过他的书仰慕太子,並认为太子能理解他们。
对这些人可以杀死,但关不住也管不住,要用財货、地位来跟他们对话,再披上义气的皮作为修饰,就能够驱使他们做事一一实际上朝堂也是如此,只是大家批的皮不一样。
所以这些不良人,就作为高殷散播在乡间民野的眼线,既承了他的救命之恩,又拿了他的钱,家庭住址妻儿性命都掌握在辑事厂手中,用恩义和权力牢牢控制著,江湖上有什么事,都能第一时间为高殷通风报信。
反过来,这些人也会因为和太子搭上了线而感到庆幸,若是没有太子,当时就被至尊杀死了,没死也会被狗官和“鼠精”恶整,心中涌起对太子的感激。
“这、这些都是有罪之身,凭什么释放他们!”
高湛没词了,只能死扣这点,尽力表现自己行为的合理:“国家有法度,这些人岂能由太子一言而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