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尖刺×甲虫与树(2/2)
“我有自己的办法。”伊文拒绝了。
尼特罗倒是举起手:“给我来一根。”
这老傢伙的想法果然有点意思,伊尔迷则是毫不犹豫的就对尼特罗的脑袋下针了。
不是大头图钉,而是针。
一根带念的针,就那么刺入到了尼特罗的脑袋之中。
“等到血月再次出现的时候,我才会发动能力对你进行操控。”伊尔迷解释道,然后也將目光投向了其他人。
“我不需要。”酷拉皮卡也拒绝了。
而伊文则是將身上的能力替换成了侠客的【携带他人的命运】。
这样一来他手中就有两根天线,不过这两根天线的分配也很简单,一根是他自己,一根则是给蓝奈。
至於比司吉、彭丝、梟和希娜,也很简单,毕竟彭丝可也是操作系的。
所以彭丝直接將蜜蜂送去了他们的身上,等到血月降临的时候,蜜蜂就会对他们发动攻击从而完成对所有人的简单操控。
伊尔迷感觉有些可惜,只能將目光投向了爱依依家族的三人。
但三人的选择也是彭丝的蜜蜂,虽然被蛰一下会是真的疼,但怎么想也比被人將针插入脑子更好吧。
甚至就是杰格和柯特,都没同意伊尔迷的操作。
这让伊尔迷有些受伤,但想到还有尼特罗的脑子中被扎了针,他又不是那么在意了。
尼特罗看一圈发现只有自己被扎了针,也是乐呵呵的笑了。
岩石巨兽重新从地里钻出,载著眾人继续朝前行去。
到了这时,尼特罗会长也是问起了一些他不知道的事情。
哪怕是到了现在,他也没想到自己真的还能活著,在和蚁王对战的时候,他其实就已经做好了死亡的觉悟。
“我这么活了,倒是让比杨德规避掉了被誓言反噬的情况。”尼特罗会长感慨道。
对於自己的儿子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了。
“他早就在等你死了。”杰格说道。
“我知道。”尼特罗会长完全不在意:“甚至嵌合蚁事件很可能就是他搞出来的,算算时间也是快有五十年无人踏足黑暗大陆了。
可能他们早就按耐不住了,只是苦於我还活著而已。不过不得不承认,他们做的很好,也足够狠辣。”
以献祭东果陀和ngl为代价,也要创造出前往黑暗大陆的机会。
他的儿子还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梟雄。
而他如此急切的要来到黑暗大陆,应该也是准备妥当了吧!那么这一次比杨德会为莫比乌斯湖带回去什么呢?是希望,还是绝望?
尼特罗会长也不禁有些期待了起来。
“现在是要去沼泽地吧?难道你还没活够?”尼特罗会长奇怪的看著杰格。
“你当谁都和你一样活腻了吗?”杰格白了他一眼。
尼特罗嘿嘿的笑了起来:“能活著,谁又想死呢?而且,我这不是也发现了一个不错的目標么。”
说著尼特罗的视线转到了伊文的身上。
“看我干嘛?我可不会和你玩武道那一套。”伊文秒懂尼特罗的意思。
“呵呵,会有那么一天的。”尼特罗才不在意伊文说什么。
因为他能看出伊文的气量已经在朝著他靠近了,或许只要给伊文足够的时间,他的气量就足以超越自己。
那时,配上伊文那种打磨出来的特殊铁球技术,这不就是一个极佳的对战对象吗?
极致的技艺,这可同样是他所追求的。
武道的极致,对上铁球这种神奇的技法极致。
只是想一想,尼特罗已经期待了起来:“或许我也应该弄一些巴托洛米延长寿命,这个世界还是挺精彩的。”
“等到了沼泽能在地狱铃声的袭击下活下来再討论吧!”伊文泼了一盆冷水。
岩石巨兽再没停歇下来。
一直到白天的时候,巨兽才在伊尔迷的控制下停下脚步。
伊文再次释放出恐龙搜寻野兽,一部分用来填饱岩石巨兽的肚子,一部分则是进入到了恐龙们的腹中。
哪怕血月不断的爆发,这森林中还是存在了大量的野兽。
这种野兽不会给恐龙带来危险,倒是森林中的一种巨型甲虫成为了恐龙们的新敌人。
这些甲虫个体极大,皮糙肉厚,哪怕是斩龙爆发的攻击也不足以破开它们结实的防御,只能在其身上留下一点白印子,但这种程度根本不自已让【骇人恶兽】能力发动。
好在这些庞大的甲虫攻击能力也一般,所以一时间双方倒是处在了一种相对和平的状態。
不过这种和平也会被打破,那就是当甲虫出现在岩石巨兽的行动路径上的时候。
一般恐龙都不好破开的防御,在岩石巨兽庞大的吨位面前,成为了笑话。
当踩踏发生的时候,就和人类踩死了一只蟑螂一样,地面上只会留下巨大甲虫破碎干扁的尸体。
然后伊文等人就会发现,在岩石巨兽离开之后,森林中会出现大量野兽和昆虫对巨大甲虫爆汁的尸体进行清理。
似乎那残留的汁液是什么美味一样。
可惜岩石巨兽对甲虫完全不感兴趣,哪怕运送一些户体部位进入到岩石巨兽的体內,也只会被它吐出来。
越是向前走去,这种巨大甲虫的数量就越多了起来。
甚至慢慢的还出现了能够飞行的甲虫,它们在空中发出嗡嗡的声音,降落在的则是一株株高达上百米,上面像是伞盖一样的巨树之上。
这种树木也很是奇怪,它们笔直的生长著,只有在最顶端的位置有著枝叶存在,看起来就像是一把把撑开的雨伞插在了地上,岩石巨兽开始主动绕开这些高大巨树的附近,好在每一棵这样的树木附近都有极大的间隔,让岩石巨兽能不至於磕碰到巨树就自然走过。
伊尔迷对岩山巨兽没有进行更为严格的操控,而是保留了一些岩石巨兽的本能在。
所以对於岩石巨兽的选择,眾人看在眼里,也多少察觉到了那种伞型巨树的不同寻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