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魏世家:一手好牌(1/2)
公元前 396年,魏文侯去世,他的儿子魏击继位,史称魏武侯。
这魏武侯,早年跟著他爹南征北战,也是个有本事的人。
他继位的时候,魏国在魏文侯的治理下,已经是兵强马壮,国力强盛,妥妥的战国一哥。
魏武侯一上台,就想著继续扩大魏国的地盘,提升魏国的影响力。他先是继续执行魏文侯时期的战略,向西死死地压制秦国。
在阴晋之战中,他和吴起联手,把秦国打得那叫一个惨,五万魏军把五十万秦军打得屁滚尿流,秦国差点就一蹶不振了。这一战,让魏国的威名再次响彻天下,各国都对魏国敬畏有加。
但魏武侯这人,性格有点刚愎自用,做事也不怎么考虑后果。他四处征战,今天打赵国,明天揍韩国,后天又和齐国、楚国干架,虽然也打了不少胜仗,地盘也扩大了一些,可也把周围的国家都得罪了个遍,魏国陷入了四面树敌的困境。
就说和赵国的关係吧,那真是被魏武侯搞得一团糟。公元前 386年,赵敬侯刚即位,赵国国內就发生了公子朝爭夺君位的內乱。
这魏武侯也不知道咋想的,居然插手赵国的內政,支持公子朝,想趁机控制赵国。结果呢,公子朝造反失败,灰溜溜地跑到了魏国。这下,赵敬侯可对魏武侯恨之入骨了,两国关係急转直下,从昔日的盟友变成了仇人。
两国结仇后,摩擦不断。
公元前 383年,赵国攻打魏国的附庸卫国,这可把魏武侯给惹毛了,他觉得赵国这是在挑衅他的权威,於是亲自率领大军,联合齐国,对赵国发动了猛烈的进攻。赵军哪里是魏军的对手,被打得节节败退,魏军一直打到了赵国的都城邯郸附近,赵国岌岌可危。
就在赵国快要撑不住的时候,赵敬侯向楚国求救。这楚国当时正值楚悼王任用吴起进行变法,国力大增,正想找机会展示一下自己的实力呢。
楚悼王二话没说,就派吴起率领楚军前去救援赵国。吴起那可是魏国的老熟人了,对魏国的情况了如指掌。他採用了“围魏救赵”的战术,直接攻打魏国的大梁。
这一招可真是釜底抽薪,魏武侯得知大梁告急,不得不赶紧撤兵回救。赵国趁机反击,魏赵两国在战场上你来我往,互有胜负,最后双方都损失惨重,只好握手言和。
这场战爭,表面上看是平局,可实际上对魏国的影响可大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