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燕召公世家:「禪让」 闹剧(1/1)
在战国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燕王噲的“禪让”之举,就像一场荒诞离奇的闹剧,让人哭笑不得,又深感无奈。
燕王噲这人,是个十足的理想主义者,在位期间,他厉行节俭,反对奢侈,爱惜民力,从这点来看,他似乎是个不错的君主。可他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痴迷於古代先贤尧、舜、禹等人的禪让之道,总想著效仿他们,来一场名垂青史的禪让。
当时,燕国的国相子之,那可是个野心勃勃的傢伙,就像一只隱藏在暗处的饿狼,时刻盯著燕王的宝座。子之善於钻营,他和苏秦结成了亲家,又与苏秦的弟弟苏代关係密切。苏秦死后,苏代继续在各国之间游说,为子之谋取利益。
有一次,苏代作为齐国的使者出使燕国,燕王噲就问他:“齐王这人怎么样,能称霸吗?”苏代早就想好了说辞,他回答道:“齐王肯定不能称霸,因为他不信任大臣。”燕王噲一听,心里就犯起了嘀咕,他想:“齐国这么强大,齐王却不能称霸,难道是因为不信任大臣?那我要是信任大臣,燕国是不是就能称霸了?”苏代这一招激將法,可真是妙啊,成功地引起了燕王噲对信任大臣的重视,也让子之在燕王噲心中的地位大大提升。
燕王噲对苏代的话深信不疑,从此更加信任子之,国家大事几乎都交给子之处理。子之的权力越来越大,但他还不满足,他的目標是坐上燕王的宝座。於是,他又指使鹿毛寿去游说燕王噲。
鹿毛寿对燕王噲说:“大王,您知道人们为什么称讚尧是圣君吗?因为他把天下禪让给了许由,虽然许由没接受,但尧帝获得了让贤的美名。您要是把国家让给子之,子之肯定不敢接受,这样您就能和尧帝一样,获得让贤的美名啦。”燕王噲一听,心里乐开了,他想:“这真是个好主意,既能获得美名,又不会失去国家,何乐而不为呢?”於是,他就真的把国家交给了子之。
子之心里那叫一个得意啊,但他还不放心,因为燕国的官员大多还是太子平的人,他的权力还不够稳固。於是,又有人出来劝说燕王噲:“大王,您虽然把国家交给了子之,但现在的官吏都是太子的人,实际上还是太子在掌权啊。您要是真想让子之掌权,就应该把官吏的任免权也交给他。”燕王噲这个糊涂蛋,居然又信了,他把俸禄三百石以上官员的印信都收了回来,交给子之重新任命。这下,子之可算是彻底掌握了燕国的大权,他南面称君,燕王噲反而站在下面做臣子,这场景,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太子平这下可气坏了,他本来是堂堂的太子,將来要继承王位的,结果被父亲这么一折腾,王位没了,自己还成了臣子。他咽不下这口气,於是联合將军市被,起兵反抗子之。这一下,燕国可就乱套了,內战爆发,百姓们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这场內战持续了好几个月,燕国的青壮年死伤惨重,百姓纷纷逃散,国家陷入了一片混乱。齐国一看,机会来了,齐宣王打著“拯救燕国百姓於水火”的旗號,派章子率领大军攻打燕国。燕国的士兵们本来就对这场內战感到厌倦,又对燕王噲和子之的所作所为不满,所以齐军一来,他们根本无心抵抗,直接打开城门,放齐军进城。
齐军在燕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燕王噲在乱军中被杀,子之也被擒获,最后被处以醢刑,也就是剁成肉酱,真是罪有应得。这场“禪让”闹剧,以极其悲惨的结局收场,燕国也差点因此亡国。
在这场闹剧中,燕王噲就像一个被人牵著鼻子走的木偶,他的愚蠢和天真,让人感到可悲又可嘆。他一心想要效仿古代先贤,却没有看清现实,也没有认清子之的真面目。他以为禪让就能获得美名,就能让燕国变得强大,却不知道,在那个弱肉强食的战国时代,权力才是最重要的,没有了权力,一切都是空谈。而子之,他的贪婪和野心,最终也让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他机关算尽,以为自己能登上王位,享受荣华富贵,却没想到,等待他的是万劫不復的深渊。
这场“禪让”闹剧,也给燕国的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他们原本平静的生活被打破,被迫捲入战爭,流离失所,家破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