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齐太公世家:田氏代齐(1/2)
在齐国的歷史长河中,有一件大事不得不提,那就是田氏代齐。
这事儿啊,就像是一场悄无声息却又惊心动魄的权力大转移,把齐国的歷史来了个大改写。
故事还得从春秋初期说起,当时中原地区有个大国叫陈国,陈国那时候围绕著国君的宝座,上演了一场激烈的“宫廷斗爭剧”。陈国的国君陈桓公病重时,他的弟弟趁机干掉了陈桓公所立的太子,等陈桓公一死,就夺取了国君的宝座,史称陈废公。
可没消停多久,陈桓公的三个儿子又设计干掉了陈废公。之后的几十年里,这三兄弟先后做了国君,分別是陈厉公、陈庄公以及陈宣公。至於为啥是兄弟相传,而不是父子继承,史书上也没个明確说法,咱就当是他们家族的“特殊传统”吧。
这场兄弟相传,虽然看著还算和平,但也引出了一个大问题:兄弟三人都当过国君,那他们的后人,难道都有合法继承国君宝座的权力?这显然不可能。
到了小弟陈宣公在位的时候,他直接立了自己的儿子做太子,他那两个哥哥的儿子就只能变成旁支了。在这些失去继承权的国君后代里,有个叫陈完的人,他的经歷可不一般。陈完是三兄弟中最先做国君的陈厉公的儿子,如果陈厉公能多活几年,说不定就没兄终弟及这事儿了,直接由陈完或者他的兄弟继承国君之位。
可命运弄人,陈完只能当个普通的卿大夫。不过陈完心態挺好,一直努力工作,非常有才能,在陈国名声也不错。而且,他和陈宣公的儿子,也就是当时被立为太子的堂兄弟,关係特別好。要是剧情正常发展,陈完大概会成为一代贤臣,好好辅佐堂兄弟,做出一番事业。
但谁能想到,陈宣公晚年的时候,色令智昏,竟然打算废掉太子,改立自己另一个宠妾的儿子做太子。这太子和陈完关係好啊,在国內也有一定实力,陈宣公想废太子可没那么容易。
再加上奸臣从中作梗,陈宣公误以为太子和陈完要造反推翻自己,一怒之下,直接下令干掉了太子。太子一死,陈完的处境瞬间尷尬了,继续留在陈国,肯定会被叔叔陈宣公剷除。为了保命,陈完只好带领家族,离开陈国,逃往齐国避难。
公元前 672年,陈完逃到了齐国。当时齐国正是齐桓公在位,齐桓公那可是霸主,展现出了非凡的气度,直接收留了陈完一家。不仅如此,还想让陈完做齐国的上卿。
面对这份好意,陈完却拒绝了,他说自己就是个逃命的人,能不被杀就很知足了,不敢接受这么高的职位。其实陈完心里门儿清,自己初来乍到,根基不稳,要是贸然接受上卿之位,肯定会侵占其他齐国大氏族的利益,到时候被人家排挤,想在齐国扎根可就难了。於是,陈完只接受了工正的官职,负责管理齐国的工匠。
这工正虽说不算低,但也不像上卿那么位高权重。陈完这招以退为进,还真挺高明,陈完家族也因此顺利留在了齐国。留在齐国后,陈完还把自己的氏给改了,由陈氏改为田氏,这一操作,明面上是为了避祸,实际上也是向齐国表忠心,告诉大家自己要在齐国好好干,不回陈国了。从此,田氏家族就在齐国扎下了根,开始慢慢积蓄力量。
陈完去世后,他的子孙继续在齐国发展。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到了田完四世孙田无宇的时候,田氏家族迎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田无宇侍奉齐庄公,很受齐庄公的宠爱,这可让田氏家族有了更多的机会。而且,田无宇这人还特別会收买人心,他施惠於民,经常给百姓一些好处,使民心逐渐向归田氏,田氏家族的势力也因此逐渐壮大。当时齐国的相国庆封骄横跋扈、酗酒游猎,齐国上下对他意见很大。田无宇瞅准了这个机会,联合鲍氏、欒氏、高氏等家族,一起消灭了庆氏。后来,他又和鲍氏联手,灭掉了欒氏和高氏。这一系列操作下来,田氏家族在齐国的地位大大提升,逐渐成为齐国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田无宇的儿子田乞,也是个厉害角色。
他侍奉齐景公,担任大夫一职。齐景公这人,前期还算有点作为,可到了晚年,那是昏庸无道,整天只知道自己享乐,完全不顾百姓死活。国库里的粮食都发霉了,他也不肯施捨给灾民,还抓了很多百姓为他建造宫殿,对待反抗的百姓,动不动就砍掉人家的手脚,百姓们对他那是怨声载道。田乞一看,机会来了,他想出了一个收买民心的好办法。他把齐国的量制由四进位改为五进位,百姓借粮的时候,他用五进位的大斗借出,还粮的时候却用四进位的小斗收回。
这一来一回,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都对田乞感恩戴德。很快,田氏家族就贏得了齐国民心,势力越来越强大。当时齐国的名相晏子,早就看出了田氏家族的野心,多次向齐景公进諫,提醒他要小心田氏。可齐景公就像被猪油蒙了心,根本听不进去。公元前 539年,晏子出使晋国,私下里跟晋国的叔向感嘆说:“齐国之政,最终会归到田氏手里啊!”这话,就像是一个预言,预示著齐国未来的命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