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项羽本纪:双雄逐鹿天下(2/2)
於是,刘邦就选了个良辰吉日,举行了隆重的拜將仪式,正式任命韩信为大將。韩信终於得到了重用,他心里非常感激刘邦和萧何。他对刘邦说:“大王您现在的实力虽然比不上项羽,但项羽有勇无谋,刚愎自用,不得人心。我们可以先平定关中,然后再向东发展,和项羽爭夺天下。”刘邦听了韩信的话,觉得很有道理,就按照韩信的计划,开始了统一中国的征程。
公元前 206年八月,刘邦趁著项羽在攻打齐国,后方空虚的时候,拜韩信为大將,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一举攻占了关中。关中的老百姓,对项羽的残暴统治早就恨之入骨了,他们听说刘邦来了,都纷纷出来欢迎刘邦。刘邦很快就平定了关中,为他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项羽听说刘邦攻占了关中,气得暴跳如雷,他立刻率领大军,准备去攻打刘邦。可是,这时候,齐国的田荣也起来反抗项羽了,项羽只好先去攻打齐国。刘邦趁机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他联合了其他诸侯,组成了一支五十六万的联军,浩浩荡荡地向彭城进发。
项羽得知彭城被刘邦的联军攻占了,他留下一部分军队继续攻打齐国,自己则率领三万精锐骑兵,迅速回师救援彭城。项羽的骑兵,那可是天下闻名的,他们行动迅速,战斗力极强。项羽率领著这三万骑兵,像一阵狂风一样,向刘邦的联军扑了过去。刘邦的联军,虽然人数眾多,但都是临时拼凑起来的,战斗力不强,而且他们根本没有想到项羽会这么快就回来。在项羽的猛烈攻击下,刘邦的联军很快就被打得溃不成军,四处逃窜。
刘邦一看形势不妙,赶紧带著自己的亲信,拼命地逃跑。在逃跑的过程中,刘邦为了让马车跑得更快一些,甚至把自己的亲生儿女都给踢下了车。幸好夏侯婴心地善良,又把刘邦的儿女给抱了上来。刘邦这才保住了自己的儿女。
彭城之战,刘邦损失惨重,他的联军几乎全军覆没,他自己也差点丟了性命。这一战,让刘邦认识到了项羽的厉害,也让他明白了,要想打败项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必须要重新调整自己的战略,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彭城之战后,刘邦和项羽进入了相持阶段。双方在滎阳、成皋一带,展开了长达两年多的激烈爭夺。在这期间,刘邦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削弱项羽的势力。他一方面派韩信去攻打赵国、齐国等地,扩大自己的地盘;另一方面,他又派人去联络彭越、英布等诸侯,让他们在项羽的后方捣乱,牵制项羽的兵力。
项羽虽然勇猛无比,但他也经不起这样的消耗。他的兵力越来越少,粮草也越来越不足。而且,他还中了刘邦的反间计,对自己的谋士范增產生了怀疑,范增一气之下,离开了项羽。这对项羽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公元前 203年,项羽的处境越来越艰难,他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只好和刘邦签订了和约,双方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东边归楚,西边归汉。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鸿沟之约”。
刘邦本来打算遵守和约,回到关中去。可是,他的谋士张良和陈平却对他说:“现在项羽的兵力已经很弱了,正是我们消灭他的好机会。如果我们放他回去,將来他肯定会捲土重来,到时候我们就后悔莫及了。”
刘邦听了张良和陈平的话,觉得很有道理,於是就决定违背和约,继续攻打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