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项羽本纪:打响反秦第一枪(1/1)
公元前 209年,註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这一年,秦朝的天空,被陈胜、吴广在大泽乡点燃的那把反秦大火,烧得通红。
“王侯將相寧有种乎”的吶喊,就像一阵狂风,吹遍了大江南北,各地的英雄豪杰们,就像听到了集结號,纷纷响应,准备在这个乱世中,闯出一片属於自己的天地。
而我们的项羽,自然也不会错过这个大展身手的好机会。当时,会稽郡守殷通,也想趁著这股反秦的东风,起兵捞一把。他心里明白,自己虽然是个郡守,但论打仗,还得靠项梁、项羽叔侄这样的狠角色。於是,他就把项梁叫到跟前,说:“江西那边都反了,这可是天要亡秦啊。我听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我打算起兵,让你和桓楚当將军,你觉得咋样?”
项梁一听,心里暗喜,这不是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嘛。但他表面上还是不动声色,说:“桓楚在外面逃亡,没人知道他在哪,只有我侄子项羽知道。我去把项羽叫来,让他去把桓楚找来。”殷通也没多想,就答应了。
项梁出来后,找到项羽,把计划跟他一说,项羽那兴奋得,就差没跳起来了。两人商量好后,项羽就提著剑,在外面等著。项梁又回到屋里,跟殷通说:“可以让项羽进来了。”殷通说:“行,叫他进来吧。”
项羽一进屋,项梁就给了他一个眼色,大喊一声:“动手!”项羽那反应速度,简直快如闪电,瞬间拔出剑,手起刀落,殷通的脑袋就搬家了。这一幕,把在场的人都嚇傻了,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项羽就像发了狂的猛兽一样,在郡守府里大开杀戒,一口气杀了几十上百人。那场面,真是血腥又暴力,整个郡守府都被他的气势给镇住了,没人敢再反抗。
项梁捡起殷通的脑袋,掛上他的官印,召集了吴中当地的豪杰和官吏,跟他们说:“秦朝无道,天下共反,我们今天就起兵,推翻秦朝,恢復楚国的荣耀!”大家一看,项梁、项羽这么勇猛,又有號召力,都纷纷表示愿意跟著他们干。就这样,项梁自任会稽郡守,项羽为裨將,拉起了一支八千人的队伍,这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八千江东子弟兵”。
这八千子弟兵,可都是项梁、项羽精心挑选和训练出来的精锐,他们对项羽那是忠心耿耿,愿意为他赴汤蹈火。项羽带著他们,一路攻城掠地,所到之处,秦军望风而逃。他们的名声,也越来越大,吸引了不少其他反秦势力前来归附。
比如,东阳的陈婴,本来是个老实本分的小官吏,结果被当地的年轻人拉著,当了起义军的首领。陈婴这人,胆子小,不敢称王,他老妈也劝他:“咱家祖祖辈辈都没出过什么大人物,你一下子当王,这不是招祸吗?不如找个靠山,跟著人家干,將来事成了,还能封侯;要是事败了,也容易跑路。”陈婴一听,觉得老妈说得有道理,正好项梁的队伍来了,他就带著两万多人,加入了项梁的阵营。
还有英布和蒲將军,也带著自己的人马,来投奔项梁。项梁的队伍,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很快就发展到了六七万人。这时候的项梁,那是意气风发,觉得自己离推翻秦朝、恢復楚国的大业,已经不远了。
在这个过程中,项羽也充分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和勇猛无畏的性格。他每次打仗,都身先士卒,衝锋在前,就像一把锋利的尖刀,直插敌人的心臟。他的威名,在反秦军中,也是越来越响亮,大家都知道,有个叫项羽的猛將,打起仗来不要命,跟著他,准能打胜仗。
而刘邦呢,这时候还只是个小小的沛公,他听说项梁的势力很大,就带著自己的人马,来归附项梁。项梁也很看重刘邦,觉得他虽然出身低微,但为人豪爽,有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头,是个干大事的人。於是,他就给刘邦补充了五千兵力,还派了十个五大夫级別的將领,帮助他一起攻打丰邑。刘邦也很感激项梁的帮助,在项梁的麾下,他也学到了不少东西,为他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项梁和项羽的起义,就像一颗重磅炸弹,在反秦的浪潮中,掀起了巨大的波澜。他们的势力,成为了反秦阵营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接下来,他们又会遇到什么挑战,又会创造出怎样的辉煌战绩呢?让我们继续往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