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22dishuge.com
首页 > 历史军事 > 青简史记 > 第39章 秦始皇本纪:帝国危机

第39章 秦始皇本纪:帝国危机(1/1)

目录
好书推荐: 精灵:重生之开局我是富二代 全职猎人之骇人恶兽 我的阴差生涯 家族修仙:我以五毒铸长生 万岁之后,金手指復甦 全职猎人:无限成长 绑定系统后我操服女明星(简体高H) 东京:宝可梦之主 我师叔是林正英 北齐不被骑

秦始皇在完成统一大业、建立起庞大的帝国之后,他的统治逐渐走向了暴政的深渊,这也为秦朝的迅速灭亡埋下了隱患。

秦始皇的暴政,首先体现在他对奢华生活的极度追求上。他大兴土木,修建了眾多宏伟壮丽的宫殿和陵墓,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阿房宫和驪山陵墓。阿房宫,这座被誉为“天下第一宫”的庞大建筑群,始建於公元前 212年。为了建造它,秦始皇不惜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据《史记》记载,“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顛以为闕。为復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从这些描述中,我们可以想像出阿房宫的规模是何等的宏大,建筑是何等的雄伟。

在修建阿房宫的过程中,秦始皇徵调了全国各地的劳工,人数多达七十余万。这些劳工们背井离乡,来到咸阳,每天都要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他们在监工的皮鞭下,没日没夜地劳作,生活条件极其恶劣。许多人因为劳累过度、飢饿和疾病,倒在了工地上,再也没有起来。“蜀山兀,阿房出”,这句诗形象地描绘了为了修建阿房宫,大量的树木被砍伐,蜀山变得光禿禿的景象,也从侧面反映了阿房宫的修建给生態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驪山陵墓,同样是秦始皇暴政的一个缩影。这座陵墓从秦始皇即位之初就开始修建,一直到他去世都尚未完工。陵墓的规模宏大,內部结构复杂,陪葬品更是不计其数。为了修建驪山陵墓,秦始皇同样徵调了大量的劳工。据史书记载,陵墓內部“穿三泉,下铜而致槨,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从这些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秦始皇为了自己死后的奢华生活,是多么的不惜代价。

除了修建宫殿和陵墓,秦始皇还进行了其他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如长城、驰道、直道等。长城的修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北方匈奴的入侵,保护了中原地区的安全,但也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据估计,修建长城的劳工人数多达百万之眾,他们在长城沿线风餐露宿,忍受著严寒酷暑和繁重的劳动,许多人因此丧命。驰道和直道的修建,虽然有利於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交通运输的便利,但同样给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这些工程的建设,使得大量的劳动力被从农业生產中抽离出来,导致农田荒芜,粮食减產,百姓生活陷入了困境。

在大兴土木的同时,秦始皇还实行了繁重的赋税和徭役制度。秦朝的赋税种类繁多,包括田租、口赋、杂赋等。田租是按照土地的面积徵收的,口赋是按照人口徵收的,杂赋则是各种名目的税收。这些赋税加起来,让百姓们不堪重负。据记载,秦朝的赋税是“二十倍於古”,百姓们辛苦劳作一年,收穫的粮食大部分都要上缴给国家,自己所剩无几。

徭役方面,秦朝规定,男子从 15岁到 60岁之间都要服兵役和徭役。兵役是指到军队中服役,徭役则是指参加各种工程建设和劳役。百姓们不仅要服正役一年,屯戍一年,而且每年还需要担任更卒一个月。此外,还有大量的额外徭役,部分甚至不计役期。例如,秦简《徭律》中规定:徵召徒役从事邑中工事者,须保证一年內完工。若未完成或工程质量不合格,司空及负责官员將受罚,並需令徒役继续修缮,不计入徭役时间。对於县葆禁苑、公马牛苑的维护,徵召徒役进行砍伐、修补等工作,完成后交由苑吏验收。若未满一年或出现损坏,县府需再次徵召徒役修復,且同样不计入徭役。这种徵发役徒修筑各类工程的做法,要求担保一年,若未满一年即出现“坏缺”,则需重新修缮,且不计入法定服役时间。这不仅极大地加重了民眾的徭役负担,更为统治者隨意“兴徒”提供了法律依据。换言之,只要统治者认为有必要,便可隨时徵发徭役。

沉重的赋税和徭役,让百姓们的生活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许多家庭因为男丁被征去服徭役,农田无人耕种,导致粮食减產,生活贫困。而那些在服徭役的百姓,也常常因为劳累过度、飢饿和疾病,死在了异乡。百姓们对秦始皇的统治充满了怨恨,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在文化方面,秦始皇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实行了“焚书坑儒”的政策。公元前 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宴会,博士淳于越提出恢復分封制的主张。丞相李斯反对淳于越的意见,他认为,时代不同,治理国家的方法也应该不同。现在天下已经统一,法令应该统一,百姓应该遵守。而儒生们却推崇古代的制度,反对现在的政策,这是扰乱民心。於是,李斯建议秦始皇下令焚烧除秦国史书、医药、卜筮、种树等书籍之外的所有六国史书和百家典籍。秦始皇採纳了李斯的建议,下令在全国范围內焚烧书籍。这一举措,使得大量的文化典籍被焚毁,许多珍贵的文化遗產从此消失,给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焚书”事件发生后,一些方士和儒生对秦始皇的统治表示不满,他们私下里议论纷纷。秦始皇得知后,大为震怒。公元前 212年,他下令將四百六十多名方士和儒生坑杀於咸阳,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坑儒”事件。“焚书坑儒”事件,不仅是对知识分子的一次残酷迫害,更是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一次严重破坏。它使得人们的思想受到了极大的禁錮,社会的发展也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秦始皇的暴政,让秦朝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对秦朝的统治充满了怨恨。这些潜在的危机,如同即將爆发的火山,隨时都可能將秦朝的统治彻底摧毁。而秦始皇却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他依然沉浸在自己的辉煌成就之中,继续推行著他的暴政。

在他死后,秦朝的统治迅速走向了崩溃,曾经辉煌一时的大秦帝国,仅仅存在了十五年,就消失在了歷史的长河之中。

目录
新书推荐: 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史上最强驸马爷 最强合成旅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民国:王牌飞行员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横推亮剑 惊涛落日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