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秦本纪:七世明君的终结者(1/1)
秦始皇,这位中国歷史上的传奇人物,凭藉著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智慧,一扫六国,建立起了中国歷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
他的丰功伟绩,足以让他名垂青史。然而,人终有一死,即便是秦始皇,也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
公元前 210年,秦始皇在第五次东巡途中,突然病逝於沙丘宫。
秦始皇的死,就像一颗重磅炸弹,在秦朝的政治舞台上掀起了惊涛骇浪。他生前並没有明確指定继承人,这就导致了皇位继承的问题变得异常复杂。
而此时,一个心怀叵测的人,看到了机会,他就是赵高。
赵高,这个原本只是秦始皇身边的一个宦官,却有著极大的野心。他深知,如果扶苏继承皇位,自己的地位將会岌岌可危。因为扶苏为人正直,对赵高的所作所为极为不满。於是,赵高决定鋌而走险,篡改遗詔。他联合了丞相李斯,两人经过一番密谋,偽造了秦始皇的遗詔,立胡亥为太子,同时赐死扶苏和蒙恬。
可怜的扶苏,接到詔书后,悲痛欲绝,他根本没有想到,自己的父亲竟然会突然赐死自己。他心中虽有疑虑,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服从,含恨自杀。而蒙恬,这位忠心耿耿的大將,也被赵高设计陷害,最终被迫自杀。
就这样,胡亥在赵高和李斯的扶持下,登上了皇位,史称秦二世。秦二世本就是个贪图享乐、昏庸无能的人,他上位后,对赵高言听计从,將朝政大权全部交给了赵高。
而赵高呢,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开始大肆排除异己,杀害朝中的忠臣良將。他还怂恿秦二世实行更加严苛的法律,加重百姓的赋税和徭役,使得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赵高的操纵下,秦朝的政治变得越来越腐败,社会矛盾也日益尖锐。终於,在公元前 209年,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了。这就是著名的陈胜吴广起义。
陈胜和吴广,原本只是两个普通的农民,被徵发去渔阳戍边。然而,在行军途中,他们遭遇了大雨,道路被冲毁,无法按时到达目的地。按照秦朝的法律,误期当斩。
陈胜和吴广心想,反正都是死,不如拼一把,於是他们率领著九百多名戍卒,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喊出了“王侯將相寧有种乎”的口號。这一口號,如同一把火炬,点燃了百姓心中的怒火,各地的百姓纷纷响应,起义军迅速壮大。
陈胜吴广起义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它却像一颗火种,点燃了全国反秦的烽火。在陈胜吴广起义的影响下,各地的反秦势力纷纷崛起,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项羽和刘邦领导的起义军。
项羽,这位楚国名將项燕的后代,天生神力,勇猛无比。他率领著楚军,在巨鹿之战中,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大败秦军主力,威震天下。而刘邦,这个出身低微的泗水亭长,却有著非凡的领导才能和用人智慧。他广纳贤才,逐渐壮大了自己的势力。
在反秦的浪潮中,秦朝的统治摇摇欲坠。而此时的赵高,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势,竟然指鹿为马,试图试探朝中大臣对自己的態度。那些敢於直言的大臣,都被他杀害。而秦二世,这个被赵高玩弄於股掌之间的皇帝,直到最后才发现自己被赵高所骗,但为时已晚。赵高见秦二世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便派人杀死了秦二世,立子婴为秦王。
子婴,这位秦朝的最后一位统治者,虽然有著一定的才能,但此时的秦朝已经病入膏肓,无可救药。
他上台后,试图挽救秦朝的命运,但面对强大的反秦势力,他的努力显得微不足道。不久后,刘邦率领著起义军,攻入了关中。子婴见大势已去,只好向刘邦投降。
至此,曾经辉煌一时的秦朝,仅仅存在了十五年,就宣告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