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周本纪:仁义的力量(1/1)
古公亶父去世后,他的儿子季歷继位。季歷可真是个有本事的人,他继承了父亲的遗志,带领周族继续发展壮大。季歷深知,要想让周族在这个乱世中立足,就必须不断增强自身的实力。
於是,他积极发展农业生產,鼓励百姓开垦荒地,种植粮食。同时,他还加强了军事建设,训练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在季歷的努力下,周族的实力得到了显著提升,逐渐成为了西方诸侯中的佼佼者。
隨著周族势力的不断壮大,季歷的野心也越来越大。他开始对周边的戎狄部落发动战爭,不断扩张周族的领土。季歷的军事才能十分出色,他率领著周族的军队,屡战屡胜,先后征服了多个戎狄部落。
这些胜利不仅让周族的领土得到了扩张,还让周族获得了大量的財富和人口,实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
季歷的崛起引起了商朝的警惕。商朝是当时的天下共主,对於任何可能威胁到自己统治地位的势力,都不会坐视不管。商王文丁为了遏制周族的发展,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他先是对季歷进行了拉拢,封他为“牧师”,让他负责管理商朝西部地区的事务。季歷表面上接受了商朝的册封,但实际上,他並没有放弃自己的野心。他继续暗中发展周族的势力,等待著时机的到来。
商王文丁见季歷不肯就范,於是决定採取强硬手段。他將季歷召到殷都,名义上是进行封赏,实际上是將他囚禁了起来。不久之后,季歷就在殷都去世了,死因不明。有人说他是被商王文丁杀害的,也有人说他是在囚禁中自杀的。不管真相如何,季歷的死无疑给周族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季歷死后,他的儿子姬昌继位,史称周文王。姬昌是一位非常有仁德和智慧的君主,他深知周族在经歷了季歷的去世后,正处於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此时的周族,实力虽然有所增强,但与强大的商朝相比,仍然相差甚远。如果贸然与商朝对抗,无异於以卵击石。因此,姬昌决定採取韜光养晦的策略,表面上继续臣服於商朝,暗中则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姬昌继位后,遵循祖业,施行仁义,他深知人才的重要性,於是广纳贤才,不论出身贵贱,只要有才能,他都予以重用。他还非常重视农业生產,经常亲自下田耕种,鼓励百姓勤劳致富。在姬昌的治理下,周族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百姓们安居乐业,生活富足。姬昌的仁义之举,贏得了百姓们的衷心拥护和爱戴,也吸引了眾多贤才的归附。一时间,周族人才济济,实力大增。
有一天,姬昌外出打猎,在渭水河畔遇到了一位白髮苍苍的老者。这位老者名叫姜子牙,他正坐在河边钓鱼,奇怪的是,他的鱼鉤竟然是直的,而且离水面还有三尺高。姬昌感到非常好奇,於是走上前去询问。姜子牙见姬昌来了,便开始滔滔不绝地谈论起治国安邦的道理。姬昌越听越觉得姜子牙是个难得的人才,於是他诚恳地邀请姜子牙出山,辅佐自己。姜子牙见姬昌態度诚恳,便答应了他的请求。从此,姜子牙成为了姬昌的重要谋士,为周族的发展出谋划策。
在姜子牙的辅佐下,姬昌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发展。他加强了周族的军事建设,训练了一支更加精锐的军队。他还积极开展外交活动,与周边的诸侯建立了良好的关係,扩大了周族的影响力。在姬昌的努力下,周族的势力不断壮大,逐渐成为了商朝的心头大患。
商紂王听说了姬昌的所作所为后,非常生气。他认为姬昌是在暗中积蓄力量,准备反叛商朝。於是,商紂王决定採取行动,打击周族的势力。他將姬昌囚禁在了羑里,试图以此来威胁周族。姬昌在羑里被囚禁了七年之久,但他並没有因此而消沉。相反,他利用这段时间,潜心研究八卦,將八卦演绎成了六十四卦,这就是著名的《周易》。《周易》不仅是一部占卜之书,更是一部蕴含著深刻哲学思想的经典著作,对中国文化的发展產生了深远的影响。
周族的大臣们得知姬昌被囚禁后,非常著急。他们想尽办法,试图营救姬昌。最后,他们决定向商紂王献上大量的美女、珍宝和骏马,以换取姬昌的自由。商紂王见了这些礼物后,非常高兴,他认为姬昌已经被自己的威严所震慑,不敢再反叛了。於是,他便下令释放了姬昌。
姬昌回到周族后,更加坚定了推翻商朝的决心。他继续发展周族的势力,不断扩大自己的领土。同时,他还积极联络其他诸侯,共同对抗商朝。在姬昌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诸侯开始归附周族,周族的势力逐渐形成了对商朝的包围之势。
此时的商朝,在商紂王的统治下,已经变得腐败不堪。商紂王荒淫无道,整天沉迷於酒色之中,不理朝政。他还滥用酷刑,残害忠良,引起了百姓们的强烈不满。商朝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隨时都有可能被推翻。
姬昌看到商朝的腐败和百姓们的痛苦,心中充满了忧虑。他知道,推翻商朝的时机已经成熟。於是,他开始积极筹备伐商的事宜。他任命姜子牙为军师,负责指挥军事行动。同时,他还召集了各路诸侯,共同商討伐商的计划。在姬昌的號召下,诸侯们纷纷响应,他们组成了一支庞大的联军,准备向商朝发起进攻。
然而,就在伐商的前夕,姬昌突然去世了。他的儿子姬发继位,史称周武王。周武王继承了父亲的遗志,继续筹备伐商的事宜。他任命姜子牙为太师,周公旦为辅佐,召公、毕公等人在他身旁协助。在眾人的努力下,伐商的准备工作进展得非常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