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选德还是选苏!(1/2)
“不如直接將这个问题拋给英美苏?”外务大臣突然开口说道。
外务大臣的提议让巴列维陷入了沉思。
將问题拋给英美苏,这確实是一个大胆的想法。
从一方面来看,英美苏作为大国,在国际事务中有著重要的影响力。
如果波斯將德军要求投降的问题摆到他们面前,或许能引起他们的关注和干预。
这些大国可能会出於自身的利益考虑,对德军施加压力,从而为波斯爭取到一定的缓衝空间。
然而,从另一方面来看,这样做也存在风险。
英美苏的反应难以预测,他们可能会选择坐视不管,或者提出一些对波斯不利的条件。
而且,將问题拋给其他国家也可能会让波斯在国际上显得软弱无力,失去一定的自主性。
巴列维在心中权衡著各种利弊。
他需要考虑到波斯的国家利益、国际关係以及未来的发展。
这个决定將对波斯的命运產生重大影响,他必须谨慎做出选择。
在这个紧张的局势下,巴列维感到压力巨大。
他知道,每一个决策都可能改变国家的走向,他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做出明智的决策。
“你觉得英美苏会有什么反应?”巴列维开口问道。
“应该不会坐视不管,別的不说,刚刚发现的油田,已经被证实是真的,一旦德军拿到这些油田,恐怕德军已经立於不败之地了。”外务大臣看的很透澈。
几百亿桶的石油,他不信英美苏不动心。
不!
苏军已经动心了,甚至不惜得罪英美,派兵南下。
只是因为眼看著要陷入消耗战之后,又將部队撤回来了。
现在找到英美苏,苏军肯定非常动心,绝对会同意派兵南下帮助他们抵抗德军。
但代价嘛,恐怕不是他们能够承受得起。
至於英美,他倒是不敢打包票,因为现在英美自己也陷入泥潭之中。
对於是否会积极响应並派兵协助波斯,確实难以確定。
此时的波斯处於两难境地,一方面是德军的强大压力,要求其投降;另一方面是向英美苏求助可能带来的未知后果。
油田的存在如同一个巨大的筹码,吸引著各方势力的关注,但如何运用这个筹码,將是对波斯一个巨大的考验。
“如果英美无动於衷呢?他们现在还有余力派兵前往波斯么?”许久,巴列维才开口继续问道。
“恐怕没有,根据得到的消息,他们已经从古老的华夏抽调了一支部队进驻了波斯湾,这说明他们应该是黔驴技穷了。”外务大臣双手一摊。
听到这话,巴列维眉头皱的更深。
排除了英美,那就剩苏德了。
要么投降德军,要么自此以后紧紧跟隨苏军后面,成为他的小弟。
再想要左右逢源,怕是没希望了。
向德军投降,意味著国家的命运將完全掌握在德军手中,这无疑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而跟隨苏军,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保护,但也会失去部分自主权,且未来的发展充满不確定性。
巴列维在心中反覆权衡著这两个选择,他深知每一个决定都將对波斯的未来產生深远的影响。
“先將德军要求我们投降的事情,通知英美苏,看看他们反应,如果真的像我们分析的那样,那再做决定。”良久,巴列维摇了摇头,觉得还是先將问题拋给英美苏,看看他们的反应。
“是。”
等到一眾大臣离开之后,巴列维询问身边的亲信。
“你觉得德军能贏么?”
“希望很大。”亲信自信的说道。
亲信自信地给出“希望很大”的回答,这一回应无疑给巴列维带来了更多的思考压力。
亲信的判断或许基於当前的战爭局势、德军的军事力量以及他们在战场上的表现。
然而,战爭的结果往往充满不確定性,仅仅凭藉当前的形势难以確定最终的胜负。
巴列维听到这个回答后,心中的纠结可能更加深重。
如果德军真的如亲信所言有很大的获胜希望,那么投降德军或许是一个较为明智的选择,以避免国家在战爭中遭受更大的破坏。
但同时,他也会担忧成为德军的附庸后,国家的未来將何去何从。
另一方面,如果不投降德军,而选择继续抵抗或跟隨苏军,又面临著巨大的风险和挑战。
“可是我总觉得盟军能贏。”巴列维想了想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不管是人口还是工业实力,盟军的实力远远超过德军。”
巴列维提出自己认为盟军能贏的看法,理由是盟军在人口和工业实力方面远超德军。
这一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毕竟人口和工业实力在战爭中起著重要的支撑作用。
然而,目前的局势对盟军並不乐观。
德军占领了整个欧洲大陆,工业实力得到极大提升,並不逊色於盟军。
而且,德军麾下组建了四国海军联合舰队,实力与盟军不相上下。
更关键的是,德军已经越过苏伊士运河,兵锋直指波斯,给巴列维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巴列维的判断面临著严峻的考验。
他需要更加深入地分析战爭的走向,权衡各方的实力和利益。
是选择投降德军,还是寄希望於盟军最终的胜利,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国王陛下,要不询问一下阿尔伯兹?”亲信突然问道:“驻扎在波斯湾的部队,应该是那位上校的部队。”
亲信的提议让巴列维陷入思考。
阿尔伯兹与东方上校关係不错,这或许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契机。
询问阿尔伯兹关於东方部队的態度,可能会为巴列维在艰难的抉择中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参考。
如果阿尔伯兹能从东方上校那里得到一些有价值的信息,或者了解到东方在这场战爭中的立场和可能的行动,对於巴列维来说无疑是有益的。
然而,这也並非没有风险。
一方面,东方部队的態度可能並不明確或者对波斯的局势影响有限;另一方面,过度依赖外部力量的意见也可能会让波斯在决策中失去自主性。
“嗯,让他去询问那位东方上校。”
“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