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天仙网络最大短板已补齐(1/2)
第304章 天仙网络最大短板已补齐
说实话,陈大少並不懂技术,也不懂宿华领导的快手,但他懂抖音。
因为他前世做视频解说博主,主战场就是在抖音,他明白抖音的流量分发机制。
他前世也见过有人分析抖音和快手的区別,快手是去中心化推荐机制,而抖音是混合架构推荐机制。
通过宿华的阐述,他也能大概明白去中心化的架构,就是把有限的流量,最大限量的分更多创作者。
一个短视频平台,流量是有一个总数的。
打个比方,平台日活跃用户是1亿人,每人每天平均刷100个视频,那就会產生100亿次推荐机会。
而这100亿次推荐机会,该怎么分配给创作者呢?
宿华的去中心化算法是把30%的流量给到头部创作者,超过这部分流量就会被限流了。而剩下的70%流量,给到中长尾创作者,也就是本身有一定的热度,但缺少推荐,还没有火起来的那类视频。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催生出大量的创作者,换个简单的说法就是在快手起號很容易。
缺点是很难產生现象级主播,而且大量靠流量餵养出来的创作者,作品良不齐。
不能说宿华的想法有问题,他的这一套算法,对於一款新应用的前期获取用户非常的有效。他加盟快手一年时间,快手用户就过亿了。
可是等宿华阐述完他的算法逻辑后,陈大少毫不客气的就否定了他的思路。
“宿总,你也知道我是做娱乐起家的,我不会技术,但我並不太认同你的这个去中心化的想法。”
宿华虽然是技术大牛,但陈大少是几年时间百手起家成为首富级的超级天才,他有资格说这样的话。
而且陈大少和不少搞技术的人打过交道,知道不用和他们转弯抹角,越直接越好,提高沟通效率,反而会让他们喜欢。
果然,宿华並没有陈大少的不客气而生气,反而很虚心的问道:“不知陈董你有什么更好的思路。”
更好的思路当然是抖音的推荐机制,但他先不说这个,而是说起了遇见的优势。
“宿总,如果遇见只是一家传统的网际网路创业公司,资金不足,也没有娱乐圈的资源,你以去中心化机制,培养大量中级主播的想法也没有错。
但天仙网络最大的股东是天仙传媒,我们有天仙传媒的明星资源,有天仙传媒的高端商业客户,有整个国內最优秀创作团队。
如果按你的去中心化设想,我们就等於拋弃了这些优势,这並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宿华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可是一个社交平台,最终还是要靠海量的主播来支撑。
如果太过依赖明星效应,规模永远不可能做大。”
“宿总,我也不打算一直依赖明星,而是想换一种推荐机制,在保留明星这种头部主播的同时,也可以发掘出更多的优秀內容创作者。”
“愿闻其详!”
“我是这样想的,我们不要简单的归类为中心化或去中心化,而是用一种混合架构比如设置一个多层流量池筛选机制。初始阶段,將创作者的內容向附近的用户推送,根据完播率、点选率等指標,决定创作者的作品是否进入二级流量池。进入二级流量池后,还会和同级別的创作者pk,胜出者再进入更大的流量池。”
陈大少直接祭出了抖音的推荐机制,他觉得这套推荐机制更优秀。
宿华想了想道:“这套算法,有点养蛊的意思?”
陈大少眼前一亮,笑道:“这个形容很贴切,就是养蛊,最终胜出的蛊王,就是头部作品。”
“可是这样一来,等於是把大量的流量给到头部作品?”
“对,按我的设想,和你的去中心化刚好相反,这些头部作品会占据70%的流量,其他创作者只有30%。”
“那其他中长尾创作者就很难出头,等於还是中心化,只是你这个中心化更大一点,不再限於明星效应而已。”
“宿总,任何模式都有利有弊,这种模式可能会少一点中量级的创作者,但可以催生出大量的头部创作者。”
其实这两种算法,不能说哪种技术更先进,只是算法逻辑决定了流量分配的本质,算是一种路线上的区別。
见宿华还在思考,陈大少又来了一波剧透。
“宿总,你想过一个问题没有,我们现在爭论这两种模式都是针对的创作者。但我们最终是要盈利的,所以普通用户也非常重要,而这两种不同的模式,吸引来的用户可能会完全不同。”
宿华猛的抬头看向陈大少。
陈大少的外表看起来太年轻了,而且非常的帅,再加了他自己一直在强调自己不懂技术,刚开始时,给了宿华一种感觉,这就是个绣枕头。
但陈大少讲了一种筛选机制的算法,让宿华不得不承认,没有人的成功是侥倖,陈大少是有水平的。
现在陈大少这话更是让他惊讶,因为这代表他自己的这套理论,是有后续的理由支撑的。先不管对不对,但目光肯定很长远。一家公司老板可以不懂技术,比如杭州马就不懂技术。但一定要有长远的战略目光,光从这一点看,陈大少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老板。
“陈董,你认为这两种模式,会带来什么不同的用户?”不知不觉中,他对陈大少的语气都变得尊重了不少。
“你的去中心化推荐机制,每天確实会有大量的中长尾创作者產生,但这类由流量强行餵养出的作品,质量肯定算不上好,不管是创作者还是作品內容,都是良不齐。会有大量低俗、恶搞、土味等內容產生。这类作品吸引的用户会以三四线城市的用户为主,而且多是大龄化,低智用户为主。”
“而混合架构推荐机制,受到推荐的作品都是经过了层层筛选,肯定是非常优质的创作者,这类创作者不管是策划、拍摄、剪辑、运营,很多都是由专业团队来完成的。这类视频保证了作品的高质量的同时,是具有时尚、潮流等属性的。吸引来的会是一二线城市为主的年轻用户。而且有团队有策划的创作者,他们会有针对性的去吸引那些有超强消费能力的人群,比如捨得在自己脸上钱的年轻女性,捨得给孩子钱的母婴家庭等。”
宿华沉吟了起来,他越想越觉得陈大少说得有道理。打个比方,他的那套模式就等於是某年高考把考题放低了难度,確实能催生大量的大学生,但这批次的大学生质量肯定算不上好,而且会因为名额放宽,挤占了一些真正的天才的教学资源,最终的成才率可能反而不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