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自家练习生,也要出道了(2/2)
他也是有点头疼,他也不能说这人之后会踩缝软机。单纯的说不喜欢这个人,那又显得太不专业了。
也只能让杨天真先去谈,如果谈成了,到时候他再面试一下,找个理由涮掉他。当然最好是他自己不愿意签经纪公司,这样最省事儿。
“除了吴签,就数鹿含的人气最高,他是我的备选!”杨天真箇人很喜欢鹿含。
陈大少有点牙疼,要说个人审美,他最不喜欢的就是鹿含,太娘了。可鹿含应该是最好签的,前世这四人,只有鹿含一个人签约了经纪公司,签的就是杨天真的壹心娱乐。
现在天仙娱乐背靠天仙传媒,比壹心娱乐强了不是一星半点,签约应该更容易。
“杨总,其实我更喜欢另外两个,张亦兴和黄子滔。这两人没有吴签和鹿含显眼,但正因为这样,才值得我们去捧!”
如果归国四子非要让陈大少选一个,他最想选的是黄子滔。
这傢伙是组合里的小老弟,而且长得就很叛逆,从出道以来给人一种隨时会归房的姿態。但神奇的是,这傢伙一直没有蹋房,还混得风声水起。
陈大少想选他的原因是这傢伙可塑性还挺强的,適合演一些无脑反派,而且他是这四人中最能豁出去的,《独行月球》里的1號线艺人可太顛覆顶流的形象了。
但这傢伙可能不好签,因为他家里挺有钱的,回国后就自己成立了公司,自己当老板,不愿意给人打工。
真正適合签约的人,陈大少觉得是张亦兴,他算得上是乖乖仔,虽然业务能力一般,
但努力勤奋,谦虚有礼。而且他也很肯上进,还考进了国话,一直想提升自己,就挑不出多少毛病来。
他的人气没有另几个这么高,回国最晚,已经没有多少好的选择了,所以前世经纪约一直在sm呢。陈大少让杨天真重点和张艺兴谈一下,反正都是流量,选一个这种乖乖仔也好过另外几个麻烦精吧。
“陈少,你的意思是我们就要选人气不高的,通过我们天仙传媒的资源,把他们捧出来,比另外两个发展得更好?”杨天真开始脑补。
陈大少愣了一下,马上接上:“对对对,就是这样,这对我们以后的招新也更有说服力。”
妈的,他没有想到的藉口,杨天真给他想到了。
“不单是这四个已经成功出道的,sm还有好几个现在还没有出道的呢,你都可以和他们谈谈,有愿意回国发展的,都可以谈谈。”
前年的“中韩造星计划”招了不少中国的练习生,有很多都没能在韩国出道。不过这里面也有一些流量不错的,比如任嘉伦就是在sm练习了三年没能出道的,回国后加入了欢瑞,发展得也不错。
说完別人的练习生,经过杨天真提醒,陈大少才想起来,自家旗下也有练习生。
tfboys的三小只练习了两年半,终於要出道了。
时代峰俊也从山城搬到了首都,之前练习可以在山城,但准备出道了,还在山城那个地方就有点不方便了。
时代峰俊的李非想要让公司找大明星帮著带一下,最好是仙总能给三小只写首歌,或是带著他们上一次节目。如果实在不行,最少也得是李醇和赵莉颖这两个一线其中一个帮忙带一下。
也能理解,偶像练习生的首秀非常重要,第一次亮相如果不成功,以后的路会非常难走。
三小只以后的流量也很大,陈大少也有点重视,答应回去问一下仙总的意见。
和杨天真聊完,回自己的办公室,看到外间办公室里的大胸秘书在哩叭啦的码字。
他好奇的过去看看了,奶微在写他的毕业论文呢。
有个秘书就是爽,奶微还是高校的高材生,遣词造句之类的,比他这个学渣写的好多了。
奶微的论文已经基本写好了,现在是在完整的整理下来。
等她写完列印出来,陈大少悠閒的躺在沙发上,听奶微给他念:
【从影视公司用人需求视角谈表演本科教育的优化路径】一一基於行业实践与人才培养的適配性分析隨著影视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专业表演人才的需求愈发多元化、专业化。作为影视公司的运营者,如何吸纳兼具艺术素养与市场適配性的表演人才,始终是行业关注的核心问题一、引言影视行业市场上每年都会有大量的表演专业毕业生,但能快速適应剧组节奏、精准理解角色定位、兼顾艺术表现力与商业感染力的演员却並不充裕·
从影视公司的实际用人需求出发,反思表演本科教育的培养逻辑,既是行业对人才培养的反馈,也是推动表演教育与市场需求良性互动的必要探索·
二、影视公司对表演人才的核心需求(一)角色塑造的“精准度”与“多面性”
影视公司在项目开发中,面对的角色类型极为丰富,从古装剧的帝王將相到现代剧的市井小民,从悬疑片的复杂反派到青春片的纯粹少年。这要求演员(二)拍摄现场的“適应性”与“专业性影视拍摄並非理想化的舞台环境,现场可能面临剧本临时修改、拍摄设备限制、情绪快速调动等问题。因此,演员的“现场適应力”至关重要:能否在导演临时调整—
(三)艺术追求与商业价值的“平衡感”
优秀的影视项目需要兼顾艺术表达与市场反馈。演员作为作品与观眾之间的纽带,既要通过表演传递角色的艺术感染力,引发观眾情感共鸣;又要具备一定的“市场號召力”,其表演风格、个人特质能与项目的商业定位相匹配。例如——
三、当前表演本科教育与行业需求的適配性分析(一)契合点:扎实的基础训练奠定人才底色表演本科班的“声台形表”基础课程,为演员打下了坚实的表演功底。例如“·
(二)差异点:从“课堂”到“片场”的衔接断层课堂训练多以经典剧目片段为主,角色背景相对固定,但影视剧本中的角色往往更“碎片化”,需要演员因缺乏镜头前的针对性训练,在影视拍摄中常出现“表演痕跡过重”的问题“
课堂教育侧重艺术能力培养,但对演员的“职业意识”关注不足一一如何与导演、摄影、服化道等部门配合?如何在··
四、基於行业需求的表演本科教育优化建议(一)课程设置:增加“影视化”实践模块建议在传统课程基础上,增设“影视表演专项训练”:例如模擬多机位拍摄场景,让学生在镜头·
(二)实践环节:搭建“院校-企业”联动平台(三)素养培养:强化“职业演员”意识五、结论表演本科教育的核心目標,是培养“能被行业所用、被观眾所认可”的演员嗯,洋洋洒洒6000多字,和陈大少的专业也算相关,同时又兼具了他站的高度,在表演系来说,绝对是一篇高质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