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心態爆炸的李过(2/2)
“明军和以前不一样了。”
“不过请圣主和太后放心,明军最多也就打到这了,不可能再兵临盛京城下。”
“那这样再好不过了。”孝庄语气明显轻鬆了不少。
豪格忍不住踏前半步,“依你之见,是要把辽东让给明狗?”
“不是让。”多尔袞摇摇头,郑重的说道,“明军要重建防线至少要三年,而且明军的辽东防线是西起大同,东至辽河的。”
“现在大同在李自成手里,只要我们能保证李自成两年不丟大同,那到时候我们入关依旧轻而易举!”
“这两年咱们也不閒著,只要能吞下朝鲜,两年后咱们大清朝就能恢復巔峰!”
“届时谁主中原还犹未可知!”
“朝鲜?”豪格和孝庄异口同声的说道。
多尔袞点点头,“没错,朝鲜!”
“只要能拿下朝鲜,每年最少能多出三十万石年贡,五十万斤铁料,还有”
“数之不尽的包衣阿哈!”
“有李自成拖著明军,咱们有的是功夫对付朝鲜。”
一名大员突然插话,“睿王爷怎么能確保大同不被明廷收復?李自成能拖住明军?明军又一定会去打李自成?”
多尔袞的嘴角扯出冷笑,“本王自然能保证。”
“只要告诉李自成,他的旗號还在城头,晋商的商队就一定会从他那过境,而且税收任由他抽取,都由咱们来出。”
“咱们有的是不能吃不能喝的银子,天天睁眼就挣钱,李自成做梦都能笑醒。”
“你信不信,他寧愿丟了西安,都不捨得丟了大同这只会下金蛋的母鸡!”
太后拨动朝珠的声响突然停了,“两白两黄旗还剩多少火器兵?”
“回太后,红衣大炮全数折在关內,乌真超哈营现存乌銃一千二百杆,子药.”
“够吗?”
多尔袞立马就明白孝庄的意思了,当即点头,“够了!”
孝庄轻声嗯了一声。
“那就全依了十四叔的吧,哀家有些乏了,万岁爷也该用万善了,你们都散了吧。”
豪格赶忙追问,“那辽阳外八万明军.”
“郑亲王不是还在奴鲁儿虎山么?”
“哀家记得天命年间,先皇用四个牛录就破了杜松六万大军。”
“相比郑亲王应该不会让万岁爷失望的。”
豪格还想说什么,多尔袞却先他一步。
“臣这就去准备朝鲜事宜。”
……
西安。
李制將军府內。
烛火在青铜蟠螭灯台上跳动著,李过指尖摩挲著茶盏边沿的裂纹。
从前些日子李自成命令他背刺朱由检他没遵守,回去还和李自成大吵一架之后,他就被罚在府中闭门思过。
其实他也乐得如此。
跟著朱由检征战月余,李过忽然明白了一个明君该是什么样子的。
一个百姓眼里真正的明君。
他甚至一度觉得,如果崇禎真的把建奴赶回关外,理清朝政之后,天下肯定会进入古书中才有的大同盛世。
到那时,就算让他继续做驛卒他也开心。
然而梦还没做多久,李自成在明军即將大胜之时突然出兵进攻北直隶的消息就传来了。
身为皇帝还披甲上阵,亲冒矢石,只为给百姓报仇,而一介义军,却为了权利任凭百姓惨遭屠戮。
而他標榜为国为民,却在做残民之事。
从前他觉得,闯军虽然残暴,但百姓在他们治下还有活路,所以他便一直陪著李自成征战。
可跟著朱由检一个月,李过慕然发现,百姓在这种皇帝手下,能活的像个人……
那他前半生的所作所为都干了什么?
於是……李过的心態爆炸了。
说什么也不愿在提著刀枪上战场。
庭院里沙沙的落叶声里,忽地混进了木屐叩击青砖的脆响。
“少將军好雅兴。”宋献策拂开垂到额前的灰白鬢髮,蓑衣上的雨水在青石板上洇开深色痕跡。
他解下腰间罗盘时,铜製天池里晃动的磁针正指向李过案头的贞观政要。
李过眼皮都没抬,指节敲在摊开的书页上,“商山四皓寧死不入汉宫,宋军师冒雨踏夜怕是要白费功夫了。”
“少將军不是张良。”宋献策逕自坐到他对面,龟甲在袖中发出细碎碰撞声,“闯王更不是刘邦。”
檐角铁马被风吹是叮噹乱响,李过捏著茶盏的手背渐渐暴起青筋。
前些日子大同军帐里的咆哮仿佛还在耳畔迴荡,“你当那崇禎小儿给你个总兵官,就能改姓朱了?”
“这是洛阳,不是鸿门。”宋献策一边说,一边拿起旁边的毛笔在宣纸上划过黄河九曲,“当年楚霸王若肯听范增半句.”
茶盏重重磕在紫檀木几上,半凉的茶水溅湿了纸张。
李过沾著茶渍的手指戳向潼关方向,“范增可会纵容项王勾结匈奴?”
宋献策摇摇头,“少將军可曾想过,若闯王败亡”
“那便败亡!”李过突然起身,墙上悬著的雁翎刀被震得嗡嗡作响。
“於国於民无用,败亡又有何惜?”
“军师可知黄得功部为何能全师出关?”
“崇禎帝亲率五百骑冲镶白旗大阵,箭矢射穿龙袍浑若未觉。”
“崇禎小儿现在奋起不是知道他错了。”宋献策继续摇头,“而是他知道怕了!”
“若是没有闯王义军,没有建奴叩关,让他朱家的龙椅坐不稳,你看崇禎小儿还是现在这幅模样吗?”
“所以呢?”李过冷笑一声,“难道闯王做的就是对的吗?难道就该勾连建奴欺辱我百姓吗?”
“那可是整整一城的百姓啊!就这么让建奴给屠了!”
宋献策哑口无言,不管怎么说,这件事都是李自成的锅,而且不可能甩掉。
眼见宋献策不说话,李过又问道,“军师见过北直隶的屯田吗?能没马蹄的麦苗啊,多少年没见过的光景了。”
“一亩田產里,只需要缴一成半的税,在还一成半的租子就行了,每人五十亩,还有专门的宣慰史廉政史巡查,要是当年也这么对俺,谁愿意刀头舔血啊。”
“好在现在也不晚,俺好歹也算是见到了。”
“咱们滎阳大会时”
宋献策刚开口,李过就接上了话茬,而且情绪更加激动。
“十三家七十二营歃血为盟,说要均田免粮,如今呢!?”
宋献策嘴角不断抽搐。
他当然记得年前闯军打下西安时的场景,刘宗敏当眾把哭嚎的佃农踹进金水河,大喊这都是他的地。
“闯王许诺过”宋献策还想开口,却依旧被冷笑打断。
“他许诺的龙椅在紫禁城!”李过扯开《贞观政要》,撕下的纸页飘向炭盆,“魏徵若见今日大顺,怕是要撞死在含元殿。”
“开大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呵呵,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