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惊现奇文(求追读)(2/2)
眾人似发现了不得真相,瞬时间,长安流言四起,疑似皇宫库藏宝物流出。更离谱流言便是皇宫年久失修,陛下不愿占用国库之钱,只能取皇宫宝物出来售卖,以获得钱財修建皇宫。
消息再次传入皇宫,嚇得李世民赶紧使人到库藏巡查,得知琉璃宝物並未盗窃方宽心。不过李世民担心纯属多余,李孝恭进宫了,明言此物便是其同其他权贵,从西域胡商手中购得,且宝物眾多,自己不敢擅专,欲將售卖钱货,分三成利於李世民,一成归长孙家,剩下眾人同分。
李世民闻言,假装训斥一番,后“非常勉强”收下李孝恭好意,毕竟自己曾下令官员不得参与商事,奈何李孝恭太热情,且念其战功赫赫,便网开一面。
时报之所以出现奇珍之事,李孝恭向李世民稟告,此乃其那日过去东宫求李承乾帮忙,最终李承乾拗不过,不得已答应。
李孝恭去东宫,李世民是知晓的,但竟不知却是为了此事,莫非自己这位堂兄,於商事还有此等智慧,不行军,行商亦是好手。关键如此知进退,李世民看在钱面子上,便挽留李孝恭留下一起用御膳,甚至邀长孙皇后前来,当真热情。
那些不怀好意勛贵士族,见此文,已愣在原地。这是何种路数,完全摸不透,此事同庶族有何关联,此奇珍,黔首望一眼均是奢侈。
一群人七嘴八舌,研究此文,揣摩致知院之意,折腾半天,仍无丝毫头绪,乾脆过去遇仙楼询问个究竟,结果意外得知一消息,此文了遇仙楼十贯钱,乃付给致知院润笔费,不由大喜过望。隨之望向那二十副画作,细看之下,便再作商討,不久便有定计。
诗鑑赏纲目,除了声律之外,后面竟附上一首诗,名曰《登科后》,作者何人,名曰李大郎。
“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
诗末还附文,著重介绍李大郎便是习得声律,自此作诗一日千里,此诗便是李大郎平常之作而已。
不明所以长安子民早已沸腾,此诗意境甚佳,描写画面更美,那种登科喜悦跃然纸上。若真如李大郎所言,此声律当真珍贵至极,勛贵子弟以李大郎为榜,再掀起作诗浪潮。
朝中重臣见时报,脸一黑,这哪里是什么李大郎,分明便是太子。不过细想,太子確是李家大郎,似乎亦无错,端是无语至极。
这太子怎么敢如此蛊惑他人,不过此诗却是那日在朝堂所作,似乎亦无可挑剔,当真气急。
再闻自家小郎君作诗。
“两只青蛙八条腿,烧火起锅放入水,煮熟双双扔进嘴,相依相伴永不悔。”
对比之下,血压飆升。李大郎,如此欺人,心不痛乎?
李承乾心不痛,只因其正忙。
冯孝约乃勇士,顶著受伤臀部都敢骑马奔走,当真英雄了得。
“殿下,那些宝物都安排妥当,道人亦是全部將其看管。”
“如此甚好,河间王近些日便会招工匠前去,等道人將所学教会工匠,便迅速將其押回,孤另有安排。”
“喏!”
李承乾抽出榜子,將其递向冯孝约,道:“你將此物给李义府,告知他,等其悟透了,擬一份状上来,再自行筹措商会,所需钱財,河间王会予以支持。”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