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互有胜负(下)(2/2)
“过后仍需印讫一份送秘书省,由秘书省审核,若有传世价值或有大益於朝,此作可进入馆藏,著作之人另行赏赐,府州官吏可以此作为职任上文教资歷,纳入升迁考核。”
李百药闻言似有所悟,眼一闭一张,隱隱有几分异彩。
魏徵頷首,自担任秘书监以来,已多次提议从民间购买书籍(注1),以充馆藏,李承乾此意不得不说,深得其心,道:“陛下,臣附议。”
吏部尚书高士廉亦是出言道:“臣以为可行!”
“臣等附议!”
李世民讚许望李承乾一眼,道:“太子此议大善。此议容后,几位宰相再议,拿出一份章程出来。”
“喏!”
权万纪等人有些戚戚然,虽说地方乃士族天下,但此举无疑是考验人性,你永远无法阻止一些想要进步的牛马。士族亦不是铁板一块,若是能到长安来任高官,谁愿意在大唐各处旅游。
“陛下,臣尚有一议!”
又是他!
权万纪等人都想给李百药跪了,人老话还多,关键別人话伤情,此人话要命!
李世民稍露喜色,道:“李卿,不妨直言。”
“陛下,以往无论国子监或者府州县学书籍流传不广,学子均以抄写或强记为主,对学子助益甚少,更有甚者,手中一本完整经书尚未尝有,此番有印刷同造纸两法,国子监或府州县学刊印书籍亦是迫在眉睫。”
“臣以为朝廷应罗列出可刊印书籍,明发天下,此类书籍,可自行刊印。若是要进行大量售卖,上报府州核对无误,便准许通过,不得延误,此乃文教盛事,此举亦可作为官吏年终考课。”
李世民越是思索,心中越喜,此举可教化万民,文治良法,之前未尝想此层,只因技艺受限,此番有此技艺,何不由朝廷明旨天下,以收天下人之心。
李承乾於一旁,微微错愕,此人莫不是有读心术不成,昨日商討可没聊这些。李师傅,那都是孤之词。
“陛下,往后书籍流传,学子增多,若是州县学无法纳入,臣以为亦可倡议私学(注2),经学大儒,博学长者,守孝之臣、致仕之官。若是其愿授学子,朝中当以嘉奖,而科举落第者贫困者,亦可归乡教孩童蒙学,收取束脩,如此可教与学两用,潜心苦读,必然能有所成!”
李承乾闻言,眉头紧皱,李百药想法倒是和自己不谋而合,但显然时机尚未成熟,且此事不需提及,往后便水到渠成。求学人多了,不需提及,这些人便会自己想办法。
权万纪坐不住,今日议题收穫已大打折扣,府州县学刊印书籍倒不怕,官学此乃士族禁地,但是私学就不一定了,此风不能助长。
“陛下,臣以为不宜过度倡议私学,这其中不乏一些不轨之徒,打著私学名义,传授异端邪说,且难以监管,望陛下明鑑。”
“陛下,臣欲问权御史所指不轨之徒,可是臣所言之人?”
权万纪心一狠,道:“人心隔肚皮,谁又能保证?”
李百药同眾臣一阵错愕,此人狠起来连自己人都骂?过几天可以送其一张旅游券了。
李世民望向李承乾,见其无言。缓缓道:“私学之事容后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