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推介马掌(2/2)
李靖惊讶看李承乾一眼,道:“此物便是木涩?某所见之木涩与你画中不同。”
“李公见过?”李承乾惊了,瞬便释然。
李靖頷首,眼神落在画纸上,同脑海中木涩相互验证。
“既有木涩,为何不装至马蹄?”李承乾问道。
“木涩难得,不好打造,且易伤马,三四匹方有一匹功成,功成之后,木涩亦是极易脱落,得不偿失,且马蹄可用烙铁烧硬。大唐地平,对马匹损耗远远不及產马之速,故弃之,亦无人启奏陛下。”
李承乾微微发愣,这算不算了却一段公案了。
史书记载,马蹄铁大规模使用要到元朝,但考古资料显示,马蹄铁一早便出现,甚至在高句丽太王陵(该墓下葬约公元414年)出土完整马蹄铁,敦煌莫高窟也记载开皇年间“马掌图”。
歷经数百年,直至元朝之前,没人意识其存在价值,当真匪夷所思。
现听闻李靖说辞,不是没想过,是技术不过关,弄坏马蹄了,且经常掉落,而且马匹还能供给得上,烧硬马蹄也可以其保护作用,至此就没有再去折腾了。
“李公,可否將此前所见木涩画出?”李承乾好奇心大盛,想探个究竟。
李靖頷首,寥寥数笔,便画於纸上。
李承乾再惊,这分明便是倒扣长钉鞋,底部装上鞋子,倒回来穿。不能说像了,一模一样。
这东西也起不到防滑作用,粗糙至极,难怪没人想用,那“柱子般”钉子同蹄铁连在一块,不钉坏马蹄才怪。
“此钉便是这般粗细,为何不小一些?”
“易断!”
好好好,这理由强大!
李承乾竟无言以对。
“太子,你图中木涩倒是有所不同,某观之,尚可,不妨一试。”李靖越看心中越明悟,眼神渐亮了。
看歪瓜裂枣和国色天香,即便都是人,感官自然不同。
“此物你从何处得来?”李靖顿感好奇,太子身居宫中,怎晓这般物件。
“有自辽东而来下臣曾上稟,道辽东之人骑马奔跑於砂砾之上,如履平地,后发现马蹄中藏有秘密,便是此木涩,孤令匠人多番修缮,卓有成效。李公久经沙场,孤同德謇兄亲如兄弟,故登门求教。”李承乾编起故事,打起感情牌。
“此话当真,如果真如履平地,我大唐铁骑將所向披靡。此木涩工艺可有得到?若是轻易磨损,不牢固,恐很难奏效。”李靖问道。
“此事李詹事想必不日便有眉目。”李承乾答道,若是李百药连抄作业都不会,那就白活了。
“李重规?他如何识得这般技艺?”
李靖以为听错,惊异问道。李百药就一书生,还能知晓技艺,当真诡异。
“李公,天下能者多矣。李詹事修齐书,便有记载齐人綦毋(qi wu)怀文灌钢之法,即当世流行之法,其不满足於此,夙夜钻研,终有所得,数日前曾跟孤提及,想必定有喜讯传来。”
再施恩於李百药,李承乾就不信其不死心塌地。
李靖神色稍悦,道:“如此说来,此事成矣,若是奏效,此乃泼天之功。”
李承乾頷首回应道:“此事还请李公上奏陛下,陈述要害,孤对此物並无深究。”
“此乃何意?”李靖面露难色。
李承乾並无注意,继续道:“孤一稚儿,何以晓畅军事?若是只言片语告知陛下,其未必重视。李公乃柱国重臣,军中宿將,此事李公上奏,陛下必然慎重。”
“此事某应下。”
“如此劳烦李公!”
两人达成一致,李靖再细细琢磨起来。
“李公,孤尚有一事相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