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御前奏对(1/2)
李承乾一听,顿时明白李世民的言外之意。心中无数乌鸦飞过,意已决,那便下旨即可,犯不著再询问一番。前世职场中,那些领导说下个月涨工资,结果涨了个大饼。
史书並没有详细记载李承乾原定贞观五年十月行的冠礼为何推迟至贞观八年二月。
这些天李承乾细细推敲,身子羸弱是部分原因,更重要原因恐怕是李世民不愿。
皇权是个畸形的东西,特別是对於李世民这种强势的帝王。权利,我可以给你,但你不能直接要。朝臣不断奏请,显然触犯李世民底线了。
李承乾打定主意,脸上神情甚是为难,道:“阿耶,儿冲薄,且天下臣民行冠礼至幼亦需十五,甚者至二十,为何要这般急促?”
李承乾见到李世民眼神中闪现一丝意外,隨之变了温和一些,心知自己猜想不错,不由大胆起来,道:“阿耶春秋鼎盛,儿欲在阿耶膝下承欢多些时日,实不愿!”
“十二行冠礼,自古有之,你当真不愿。或诸多师傅训诫於你,让你这般推辞。”李世民见李承乾一脸真诚,不似作假。乾脆明著试探,双目紧盯著李承乾,似乎想找出一丝端倪。
李承乾顿觉李世民多少没有意思了,都说得如此直白,还不死心。
“陛下,臣实不愿!古之诸侯十二行冠礼,皆因社稷垂危,需人主以稳天下。今天下承平,陛下乃千古以来少有圣君,唯能相提並论仅汉文帝而已。假以时日,陛下必能成就千古一帝,臣资质平平,还需堪磨。”
“东宫师傅未尝劝諫於我,倒是为我讲解冠礼之仪程。此番推辞,实属臣个人之见,还望陛下明鑑。”
李世民闻言龙顏大悦,让自己儿子这般夸奖,实属心旷神怡。但见李承乾如此郑重回稟,脸隨之露歉然之色。
“承乾,作甚,速起!也罢,此事便迟些时日,不过宜令听讼,多行走尚书省,东宫之事,也要擅决,若有疑,可和东宫属官一同商议,不可懈怠。”李世民顺坡下驴,兴许是出於愧疚,依旧让李承乾积极参政。
李承乾內心又是一阵吐槽,去岁已下旨宜令听讼,此番无非是多此一举。搞半天,屁都没捞到一个,这是李承乾不能容忍的。
“儿谨记!”
“陛下,臣听闻陛下欲为臣祈福,召度三千,建道观一座,寺庙一座,大赦天下。臣以为不妥。”
“哦?你且道来!”李世民顿时兴致盎然,若是没记错,这是李承乾少有劝諫自己的时刻。
“陛下,人数天定,臣敬鬼神。但不可因此本末倒置,心诚自有天佑。陛下召度三千,实有伤天和,损人伦。道佛两家,都讲究清心寡欲,佛家尤甚。出家之后,即便娶妻生子,也是寥寥无几。”
“我大唐承平也仅仅数年,子民仅仅前朝五之有一,此三千若男女各半(唐朝很多女道士),两人生四子,繁衍三代,便近五万之眾。召度之后,恐不及十之有一。我大唐幅员广阔,然地广人稀,称不上强盛。”
至於人口剧增破坏均田制等问题,这不是李承乾应该考虑的,这是封建王朝的弊端,唯一能做的是让大唐存在长一些时日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