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观想法,北境异象(2/2)
对二境的路径研究,他把自己定位於整理者的身份,而非开创者。
道家的路已经很完善,只是在关键的那一步,被玉清道掌教留了空子,所以除了他本人之外,其他人才迟迟无法顺利走通。
道家先贤选择绕过这一步,歷经成百上千次失败,也將后续的路重新接了回来,又怎不让人钦佩?
迄今为止,也只有李砚知一人,顺利走过內景,朝洞天迈进。
他也註定要成为二境功法体系的验证者与践行者。
二境的路已经確定,但功法还没有。
一旦李砚知成功走通,並开创出自己的二境功法,同样也是一桩巨大的功绩!
而这,才是他最需要重视的地方!
李砚知取来早就准备好的青铜板,指尖神性如同溪流般泪汨流淌,在青铜板上留下清晰的痕跡。
二境第一步,便是要观想出內景,乃至神明虚影!
所以,他的二境入门功法,便是观想法。
以十二祖神以及十二座道宫为原型,必定可以成为当世最顶尖的观想法。
道家有观想法,观想的是十二自然神,但所有的观想图都只能述诸於笔墨,而且每一张观想图甚至在流传的时候都不一样。
毕竟十二自然神,在各地的形象各有差异,没有固定標准。
如此这般,自然无法形成可以轻鬆学习的体系。
想要让更多人迈入二境,学会观想法,第一件事便是將观想图固定下来。
李砚知是当今天下,唯一一个观想出如此多神明虚影的人。
他也是最有资格讲述观想经验的人。
十二祖神与十二座道宫,以各自的方术为依託,完美融合。
这样的法门才是最適合流传的功法,没有之一。
不单单是十二祖神观想图,还要有初境极限的方术秘纹,这样才能为天下方士迈入二境,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二境主要是方士对天地的感悟,每个人的感悟都不一样,他的观想法可以搭建出框架,並给出样本,但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按照自己的路往前走。
所以留下初境极限的方术秘纹,为天下方士留下一个稳固根基,已经是他目前的极限了。
当然,也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得到更多的神性反馈。
《筑基三境宝经》毕竟只是对普通人以及初境方士有用处,但他们提供的都只是九品神性。
有了观想法,才能对二境方士形成巨大影响。
李砚知了整整十五天,才將观想法整理出来。
分別为可以外传的《內景十二神宫观想法》,以及绝不可能外传的《天道仙宫观想法》。
《內景十二神宫观想法》被印刻在青铜板上,栩栩如生,最具神韵,甚至可以藉助神性,体悟神明之威。
同样,也可以快速拓印,便於传播。
此法便是他曾经修行的法门。
而现在,他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还未完成的《天道仙宫观想法》。
这是李砚知对天道法身的全新理解。
没有十二祖神就没有天道法身,但光有十二祖神,也不可能重现天道法身。
这是自己的底牌之一,李砚知仅仅只是在脑海中进行梳理,並未留下任何笔跡或是思路。
至於古神法身,曾经短暂出现过,但歷经根基被斩,以及这段时间的参悟,李砚知將古神法身与自身彻底融合。
既然古神走的是纯粹的肉身体魄路线,那又何须什么法身虚影?
他的肉身便是最强法身!
李砚知整理好《內景十二神宫观想法》,看了看天色,已是深夜,便没有告知老师,
准备等明天再说。
他也准备好好睡上一觉,补足精神。
还没等他回臥房,
北方夜空突然有一颗血色流星划过,血色光华横跨长夜三百里,將三分之一天空都映照成了一片血色。
轰隆隆夜空深处,仿佛有雷霆滚过,震的人心神颤动,
李砚知站在承乾殿屋顶,眺望北方,看著划过夜空的三百里血色光华,不知为何,心中升起一股强烈的不安。
而在钦天宫的书房里,
徐祖证站在窗前看向北方,原本挺直的后背,竟缓缓僂了下去,仿佛被一股无形的重压,压得直不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