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五脉神婴,寻找东海神国(1/2)
第313章 五脉神婴,寻找东海神国
“再等等——.”始皇帝沉思片刻之后说道。
徐祖轻捻著鬍鬚的手微微一顿,“陛下,大夏气运流失,边境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为今之计,先將內部整顿好,方是上策。”
始皇帝看向还在沉睡的李砚知,“当初我们容许五斗道教发展壮大,虽然他们日渐走向歪路,但总归还是留下了很多好东西。”
“据探子密报,五斗道教內部对旧神的研究,还需要些时间才能完善——“”
徐祖眉眼微动。
他与始皇帝之间,有著极深的默契。
始皇帝说到这里,他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当初他和始皇帝之所以任由五斗道教大肆发展,甚至没有太多限制,正是为了这些东西。
在五斗道教肆无忌惮发展的过程中,所有可能性,都会成为未来人族发展的资粮。
无论这些可能性是好还是坏。
现在听始皇帝这么说,无疑是看到了向好的一面。
“我只是担心五斗道教会不受控制,这帮傢伙的野心越来越大,我怀疑他们很有可能与旧神达成了一些密约。”
徐祖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大夏气运流失,对旧神的压制也会逐渐减弱,一个处理不好,天上之神还未捲土重来,人间旧神就要挣脱牢笼。”
始皇帝手指抚摸著祖龙人皇剑,“徐祖不必担心,大夏气运虽然有半数化作了无主之物,但剩下的气运对付旧神已经足够了。”
“朕因泰山封禪也走上了修行之路,对大夏气运的控制会越来越强,不会再像之前那般粗糙。”
“到那时-对付旧神不必再一股脑催动人间气运镇压了,完全可以將旧神神性彻底磨灭。”
听到始皇帝这么说,徐祖心头一震,看向始皇帝,“陛下已经可以驾驭人间气运了?
c
始皇帝脸上也浮现出些许笑意,“不错,人间气运在朕这里和天地元气相差无几了。”
徐祖不禁鬆了一口气,“若真是如此的话,大夏境內的旧神残余,应该掀不起太大的风浪了。”
“內部问题可以压制,那接下来就得著重关注边境之事了。”
他又想起了什么,“陛下的人间气运,对天上之神的神性压制似乎並没有对人间旧神那般强?”
说到这里,始皇帝的眼中也浮现出一抹凝重,“不错,可能是对方神性的品级过高,
超出了人间气运磨灭的上限。”
“但终归还是有压制的效果—”
顿了顿,他继续说道,“这也是我为何让五斗道教多存活些时日的原因。”
徐祖有些不明白始皇帝的意思。
始皇帝笑了笑,营帐內的气氛顿时鬆快了些,他指了指躺在床榻上的李砚知,
“你的这位关门弟子为朕,为大夏牺牲巨大,朕又怎会让他失望?”
“五斗道教对旧神的研究很多,甚至还和旧神有了密切的联繫,他们辛辛苦苦暗中发展了这么久,虽然依旧上不得台面,但还是有些好东西的。”
“这些好东西,对你的关门弟子应该也有些用处—
徐祖万万没想到,始皇帝之所以容忍五斗道教继续蹦,竟然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了自己的关门弟子。
“陛下,这.“”
始皇帝深邃的眼眸里反射著跳跃的火光,“朕可以驾驭人间气运,但天上之神的降临也给朕提了一个醒。”
“也许人间气运可以与神明抗衡,但想要真正一劳永逸,人间需要自己的神!”
“朕身为人间帝王,成不了这样的神,但他可以。”
“这也和你当初的想法一致,不是吗?”
徐祖看向始皇帝,这两位支撑人间的柱石的目光碰撞到一起。
良久,
徐祖感慨道,“想不到陛下竟会允许有人登神。”
始皇帝缓缓起身,帝袍发出轻轻摩擦的声响,“无论朕允不允许,神总归会出现。”
“也许將来大夏可以一统人间,镇压四境蛮夷,甚至將来挥兵伐天,但神依旧在那里—”
“徐祖也听到了天上之神和李砚知的对话。”
“天界的神明都自称自己是偽神,真正的唯一真神死在了天界函谷关。”
“唯一真神可以称得上是所有神明的源头,那这尊唯一真神又来自何方?谁又能杀死他?”
“人间气运虽强,但始终都会有限制,若有强大神明无惧气运,將大夏子民屠戮一空,这气运也就成了无根浮萍,转眼可灭。”
“想要保全大夏,让大夏绵延万世,人间就必须要有自己的神,而且是可以和天上之神分庭抗礼,甚至镇压眾神。”
徐祖靠在椅背上,目光转向昏迷的李砚知,“所以陛下將希望放在了我这关门弟子身上?”
“是—”始皇帝点了点头,“至少他不会眼睁睁看著大夏子民被屠戮一空。”
“仅凭这一点,就足够了。”
“人族多灾多难,歷经千难万险,在旧神的压迫下艰难求生,好不容易才凝聚起了气运,可以堂堂正正活著。”
“朕不想再看到旧神时代的惨状重现,他是我们的希望之一。
“待他甦醒,朕会为他铺平道路——”
泰山封禪之事,早在祭典之前,便因始皇帝东巡而传遍天下。
在封禪之后,大夏境內所有百姓,都感受到了潜移默化中的变化。
首先是方土,有人一夜睡醒,就惊喜地发现,困扰自己许久的方术桔,竟然直接被打破。
还有人短短一夜之间,便长高了两寸,身体也变得强壮。
普通百姓的变化並未那么快显现,但经过旬日,也都或多或少察觉到自己力气变大了,身体的暗病似乎也消减了不少。
很多身上有些小病小伤的百姓,竟然奇蹟般的恢復了。
就连下地干活都更有力气。
除了饭量增大,其他一切都在变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