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始皇帝的选择(2/2)
很快,就有一大帮人在奉常的带领下,过来找他。
“接下来泰山封禪仪程,我等皆受彭县子命令行事。”奉常朝李砚知抱拳行礼。
他对李砚知的观感,从最开始因定法而產生的钦佩,到泰山封禪时的不满,但帝命已下,他万不敢违抗。
李砚知將整理好的卷宗分发下去,“诸位大人,接下来的泰山封禪,按照此仪程安排布置下去即可。”
“另外还需太史令推算天象,选定吉日。”
奉常点头,“此事我会吩咐太史令。”
眾人捧看泰山封禪卷宗告辞。
庞大的仪仗队伍驻扎在泰山山脚,很快便开始忙活起来。
龙甲军继续在泰山之上清扫每一处角落,以防出现任何影响封禪的意外。
而大量仪仗人员,在奉常以及太史令的指挥下,开始布置泰山封禪的一应安排。
大到礼器祭品,玉金册,小到沿途要洒落的黄土,升烟要用的柴-所有东西,都需要一遍遍確认,確保不会出现任何错漏。
谁要是在这种大事上犯错,掉脑袋都是轻的。
到了次日,
太史令选定了最近的一个吉时,那便是在三日之后。
始皇帝亲手在圣旨上確定泰山封禪大典的时间,整座泰山从此刻开始,便似乎笼罩上了一片朦朧气运。
这气运,始皇帝和徐祖可以清晰感受到,不是他们身上聚拢的气运,而是天地间自生的气运。
换而言之,仅仅因为確定泰山封禪的吉日,人间气运便增长了一分。
始皇帝在帝攀上看著气运变幻的泰山,坚毅英武的脸上显露出些许笑意,“现在我有点相信,这次泰山封禪可能会有好消息了。”
徐祖也笑了笑,“只要能对大夏对陛下有益,便不辜负这次规模盛大的东巡封禪。”
“事到如今,老朽应该也能问了,陛下到底想在这次泰山封禪上做什么?”
始皇帝低下头,继续看向面前的奏摺,嘴角带著淡淡的笑意,“等到时候,徐祖就知道了。”
三日时间一晃而过,
泰山封禪当日,
晴空万里,初春的气息在天地间迴荡,万物竞发勃勃生机。
偌大广的泰山四周,经过这三天,人间气运聚拢的越来越多,半山腰上还有气运云雾流淌,將整座泰山变成了一片人间仙境。
旗幡在风中飘舞,发出哗啦啦的声响。
始皇帝一袭黑金帝袍,走下帝,而后在数万精兵的跪拜下,向一道迈出第一步!
从今时今刻起,泰山封禪正式开始了。
与此同时,高空之上金光大放,仿佛整个人间都在因为始皇帝的泰山封禪,而欢呼雀跃。
啪嗒。
啪嗒。
始皇帝的脚步並不快,每一步都走的沉稳厚重。
隨著他一步一步走向泰山仪道,天地间的金色气运开始疯狂涌动,从四面八方匯聚而来。
剎时间,一道金色气运光柱拔地而起,从下方看,似乎撑住了整座天空。
始皇帝每落下一步,两侧的仪仗人员,就会隨之跪下。
在所有人恭敬的注视下,始皇帝走上了仪道。
轰!
轰!
虚空中似乎有雷霆滚过,气运金柱越发凝实粗壮。
此时泰山山顶,已经在黎明时分点燃了松柏檀木,烟气通天为信,告天临坛。
此为柴升烟。
始皇帝在眾人的注视下,走进瀰漫著气运云雾的仪道,缓缓朝山顶走去。
在他身后,文武百官,祭拜仪仗,亦步亦趋。
庞大的祭拜队伍,在仪道上宛如一条游龙,绵延不绝。
李砚知也在队伍之中,甚至排在了队伍最前列。
而徐祖则走到始皇帝的后侧方,距离始皇帝仅有五尺,再往后数丈,才是祭拜队伍。
始皇帝本就是肉体凡胎,还要从山脚爬上山顶,所以速度並不快。
徐祖想要帮忙,但却被始皇帝拒绝了,此事事关国运,岂能假借徐祖之手?
时间一点一滴流逝,仅仅只是登山至五色祭坛,便了近半天。
李砚知余光扫过后方队伍,发现队尾还在气运云雾中,浩浩荡荡排了不知有多远。
等到所有人跪在祭坛前,又过去近一个时辰。
高山的风凌冽而又刺骨,吹得眾人身上的祭典衣衫猎猎作响。
“初献”奉常洪亮的声音,响彻云端。
轰隆隆——.
话音未落,气运金柱便开始隆隆震颤,不断向外扩张,
始皇帝一手搭在祖龙人皇剑的剑柄之上,庄严肃穆,身上笼罩著无尽的人间气运,仿佛背负著一座大山,缓步走上五色祭坛。
奉常高亢道,“苍璧礼天,黄琮祭地,太牢三牲奉苍生————“
话音未落,天地间陡然一暗,似有乌云在泰山山顶匯聚。
听到奉常的祭文,李砚知面色陡变。
改了!
祭文的內容被始皇帝改了!
太牢三牲应该是供神明!
但现在却变成了奉苍生!
轰!
李砚知脑海中陡然掠过一个念头,旋即便好似惊雷劈落,整个人浑身都在战慄。
他猛然抬头,看向走上五色祭坛的始皇帝的背影,眼神中满是震撼。
按照最开始的推演,封禪最终可以用人间气运封神。
如果要封神,在最开始的祭文中,就该有所展现,这样才可以借始皇帝之手,匯聚人间气运救封神明。
可现在,始皇帝却將供奉神明,改为了供奉苍生。
换而言之,有没有一种可能,始皇帝的確要封神,但他要救封的神,不是所谓正常意义上的神,而是要为天下苍生谋一条神路!?
始皇帝!
这就是始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