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始皇帝想做什么?(2/2)
“始皇帝身上最强的,便是这人间气运,若將其聚成烽火狼烟,不说未来一片坦途,
但至少在人间,可以畅行无阻。”
“泰山封禪,就是凝聚气运的过程。”
徐祖眼神中掠过一丝思索之色,“成也气运,败也气运———”
李砚知看著掀起漫天扬尘远去的七万精兵,“始皇帝因庞大无比的人间气运,无法修行,如能將人间气运纳入修炼体系,人间气运便不会成为阻力。”
“但与此同时,若没了人间气运,他未来的路,也將再难有所寸进。”
徐祖嘴角微动,扭头看了一眼身旁的弟子,“你这一步,是將他和人间气运彻底捆绑到一起。从此大夏兴,则帝王强;大夏衰,则帝王弱。”
“总好过无法修炼,肉身因人间气运压制,而迅速衰败”李砚知平静说道,
“理论上,这条路也不会有极限,大夏可以吞四海,並四夷,直至一统天下,將来,
还可以举兵向天,將那漫天旧神一一扫去!”
“到那时,帝王之强盛,世间罕有。”
“只是將帝王与大夏捆绑到一起,也给帝王套上了一副锁,让他不会视百姓为蚁罢了..—”
徐祖虽然很清楚自己这关门弟子的天资,但第一次听到他对始皇帝修炼之路的解释,
还是忍不住为李砚知而心惊,
“你这个思路从何而来?”
“神路。”李砚知没有隱瞒的意思,“更確切的说,是旧神关於建立神国的思路。”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帝王就是人间的神!始皇帝就是百姓的天!所以我在研究神路的时候,便不由自主想到始皇帝该如何修炼。”
他想成神,就必须得到徐祖的支持,没有徐祖为他遮风挡雨,光是朝堂上的动盪就能让他死上八百回,所以他们师徒二人之间,很多事情是没有秘密可言的。
只有互相信任,才能朝看正確的方向前进。
徐祖若有所思,而又意味深长地看向李砚知,“始皇帝可以凭藉大夏的扩张不断变强,那你呢?”
“以你的性格,不会是甘於人下的人。”
李砚知眉头微动,隨后笑道,“也许是独立成神,亦或是一力破万法。”
“这条路人间还没有成功者,所以我也不敢確定。”
徐祖点了点头,没有再说话,重新眺望远方。
接下来的时间,
李砚知几乎无时无刻都在推演完善泰山封禪。
始皇帝的气运帝王修行法,本就复杂无比,但他还想借泰山封禪完成更多的事,所以泰山封禪的难度还要往上拔高数筹。
他是一位真正的人间帝王,无论未来的史书会有多厚。
必定会有浓烈的笔墨,留下大片篇幅。
千古一帝,已成必然!
李砚知也希望能真正为他续命,同样也为大夏续命!
人间旧神还时不时有残余作乱,天上旧神对人间虎视耽耽,始皇帝在,才能守住大夏,为苍生谋一份福祉。
这样的事,徐祖做不到,天下方士也做不到,只有与大夏气运绑定的他,才能做到!
李砚知在这件事上耗费的心力,甚至比在奉阳学宫时还要大。
远在浩瀚蓬莱的乾国,此时也成为了他的试验场。
齐良本就对祭祀仪式颇有研究,再加上李砚知从中指引,很快便有了封禪的初稿。
接下来就是乾国依照初稿,开始进行第一次封禪。
这一次封禪,祭告的不是十二祖神,而是李砚知特意钦定的古神,並以传授的《筑基三境宝经》作为锚定。
以古神代天,这也是为了古神法身由虚转实做准备。
乾国的封禪,规模並不算大,盖因乾国如今还比较弱小,匯聚不了太多的气运,但李砚知却从中感受到了一种与香火愿力有些类似,但依旧不同的力量。
人间气运果然有些门道。
第一次乾国封禪之后,李砚知便开始调整泰山封禪的具体细节。
封禪,既是人间帝王对上天的祭告,同样也是在以人间气运封神!
帝王挟人间气运,承认上天,那上天才是神,否则,狗屁不是。
所以,始皇帝到底想借泰山封禪做什么?
李砚知心中涌现出无数猜测。
自我封神?
不可能!他与人间气运紧紧捆绑在一起,想封都封不了。
除此以外,还有什么可能?
李砚知面对著还需要修订的封禪仪程,摇了摇头,继续埋首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