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他是大夏的退路(2/2)
可李砚知这小傢伙,直接要了十五样,那就有些超出预料了。
里面有些资源,是要分配给各地三境大方士的。
一下子抽掉这么多,必然会影响到其他三境大方士。
难办。
可徐祖那边也说了,李砚知要什么,给什么!
毕竟,这是为了定法,其他所有事都要为此事让路。
“你先回去,灵材准备好会给你送去。”守山人对李砚知说道。
“麻烦了。”李砚知抱拳,而后飘然离去。
守山人轻嘆一声,麻烦?还真是麻烦了。
他取出一块玉牌,在上面標註下李砚知需要的灵材名称,而后往高空一拋。
玉牌瞬间化作一只白玉飞鸟,直奔奉阳钦天监而去。
钦天宫,
白玉飞鸟扑棱著翅膀停在窗边,冲宫內一道身影啾啾啼鸣。
卫况伸手,白玉飞鸟落在他掌心,重新幻化成一块玉牌。
卫况看向玉牌,眉头缓缓燮起,看完之后更是眉头紧锁,“胡闹!”
商黎刚拿著一卷文书路过,“二师兄,何事让你如此动气——?”
“这不是奉阳学宫的飞鸟玉牌么?是小师弟?”
他走上前来,扫了一眼玉牌上的字,眼神顿时一凝,脸上的表情也有些僵硬,“二师兄,你准备怎么做?”
“当然不能由他胡闹?这么多顶级宝材,大夏这些三境大方士都还不够用。
”卫况伸手要在玉牌上做出批示,
“哪能给他这么浪费?我会把我的灵材份额给他。”
商黎一把抓住卫况手腕,“二师兄,老师说过,在定法期间,小师弟要什么,就给什么。”
“这事还是找老师定夺的为好。
卫况皱眉,“老三,你这是做什么?就算要紧著定法之事,也不能让小师弟如此胡闹。”
“十五件顶级灵材,就算刨去七件库存,还至少涉及到八位三境大方士。”
“现在什么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正是要安抚三境大方士稳定局势,以应对接下来局势的关键时期。”
“万一出了事,后果不堪设想。”
“你和老师都宠著小师弟,这没问题,但也要有限度才是。”
商黎却並未退缩,“二师兄,我明白你的意思,不过——“
这时,
徐祖飘然而至,炼器司大方造魏驥紧隨其后,走进钦天宫,“徐祖,今年各地灵材分配得儘快確定。”
“西南两州,还有几名三境大方士的上品宝器还需修。”
徐祖点著头,看向卫况和商黎,“你们二人刚刚在爭执什么?”
卫况摇了摇头,“无事—“”
话音未落,商黎却开口打断了卫况的话,“是关於小师弟的事,他炼器需要些灵材。”
“哦?灵材不够?”徐祖一招手,將飞鸟玉牌招入手中。
跟在徐祖身边的魏驥听到小师弟三个字,脑子里立马就浮现出了一个人的名字,再加上炼器二字,几乎快要確定了。
这可是他当初最先看重的好苗子啊。
可恨!
这老匹夫,果然把他收入门下了吗?
他暗戳戳起脚尖,看向飞鸟玉牌。
当看到李砚知的名字后,悬著的心终於死了。
然而,紧隨其后的一列灵材名称映入眼帘,魏驥眼睛顿时瞪得跟牛眼睛似的,
“这怎么能行?”
“这么多顶级灵材,我们炼器司一年都不敢用这么多!”
“徐祖,西南那边的情况,您不是不知道——”
徐祖斜眼扫了一眼魏驥,“嗯?”
魏驥立马闭嘴,汕汕笑著下意识往后退了一步。
徐祖將飞鸟玉牌丟给商黎,只说出六个字,“要什么,给什么!”
卫况立刻出言反对,“老师,不行!太多了!就算给,也不至於全给!”
“这些都是顶级灵材,小师弟现在的实力,很难炼出名堂,这样只是在毫无意义的浪费重要资源。”
“我们可以多调用些上品宝材给他先练练手。”
徐祖看向魏驥,“你觉得呢?”
糙汉子魏驥缩了缩脖子,一脸为难地苦笑,“我都行,我都行———“”
话虽如此,心里早就骂开了。
你们师徒几个人的问题,把我牵扯进去干嘛?
我支持谁都不对。
徐祖又把目光转向卫况,“况儿,你觉得这只是在无意义的浪费?”
卫况据理力爭,“老师,此事还需要三思,一旦出了紕漏,很可能就是一郡祸事,到时候那一郡百姓——”
徐祖点了点头,就在卫况和魏驥都以为他要改变想法的时候,徐祖说话了,
“整个大夏,最重要的人当中,你小师弟的名字必然要位列其中。”
他对卫况说道,“大夏是没有退路的,全靠始皇帝一人镇守人间气运,才能坚守至今。”
“而你小师弟的任何一丁点进步,都有可能成为大夏的退路,不只是涉及到始皇帝,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吗?”
“別说一郡百姓,就是三郡,五郡,我也不在乎。”
“因为一旦退路彻底崩断,等待我们的,將会是人间重回旧神时代。”
钦天宫內的气氛不断下沉。
卫况终於低头,“弟子明白了。”
琅琊院,
李砚知正抱著小白狐,翻看道家典籍打发时间。
五天时间,除了每日清晨和傍晚给伍思卿炼化神性之外,他的所有精神都放在参悟之上。
如今总算告一段落,可以稍微鬆口气,
“有意思———”李砚知目光停留在典籍上,抚摸著小白狐的手都停住了,
“没想到內景开闢,竟然也和旧神有关。”
典籍上,清楚地记载著,
因为最先开闢內景的,不是別人,正是旧神!
而道家的映照法、观想法,也都是在此基础上做出的进一步改良,使之变得適合人修炼。
但一个人想要维持內景,非常艰难,並不是映照出来之后就万事大吉了。
若是一个不注意,內景很可能就会直接坍塌,到时候再想映照,无疑是难如登天。
但旧神却並没有这种担忧,其中的关键很可能就是神性。
由此,也就自然形成了两条修炼內景的路。
对於绝大部分人而言,只能走道家路线,时时勤修,夜夜苦修,不断往內景中增加道纹,稳固內景,最终达到內景长存的地步。
但也有极少部分人,可以走旧神的路。什么道纹?什么苦修不缀?我用神性就能撑起內景!
不过这两条路,並非矛盾不可调和,在李砚知看来,完全可以互相成就。
道家的路,是因为先天基础跟不上,所以需要后天补足。
旧神之路,则是大力出奇蹟,靠著神性就先天占据优势,哪里还需要那么麻烦?
但李砚知不嫌麻烦,“这两条路,倒是都可以参考。”
他翻阅著典籍,“按照这上面的记载,映照內景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继续苦修才行,使內景永固长存——”
“再看看,还不好说·—我有神明虚影又有神性镇压,所以赤帝道宫並未出现坍塌的情况,还需要继续验证——“”
翻开下一页,目光瞬间凝固,“观想之上,是为凝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