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九品主祭坛,近乎於神(1/2)
第185章 九品主祭坛,近乎於神
按照正常人的想法,此事必定会引起官府重视,然而事情的发展,却超乎了所有人的想像。
在消息传开的第二天,就发生了第二场祭祀。
这场祭祀,在三四百人的围观下,有三人自焚而死。
官府衙役赶来时,祭祀已经结束,他们抓捕了主要的祭祀者,可最后却因为证据不足,只能释放。
李砚知听到这个判决,难以置信地看向告诉自己这个消息的王衡。
“现在城里的气氛很诡,明明什么都很正常,可最后发生的事,却超出了所有人的预估。”
王衡手里正提拎著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女,这个少女已经昏睡过去,脸上满是泪痕,
“这就是我刚从祭祀里拽出来的,她自愿甘当祭品,希望能用自己的命,换十个百姓的命。”
“你说这找谁说理去?我只能把她打晕,然后送回她父母手里。”
“衙门那里也是这样,大家都说是自愿的,就算想找人定罪都找不到,最后只能不了了之,完全成了一场闹剧。”
“李师,你有没有觉得很奇怪?”
李砚知微微一证,“你是指哪个方面?”
“各个方面。”王衡和李砚知走在空荡荡的街道上,“我们做的事,明明很正常,而且也都是在按照规矩办事。”
“可最后的结果却越来越糟。”
“你说王大夫的安排有问题吗?县令大人的任务有问题吗?”
“都没有!可事实是,县城里似乎有一只无形的手,操控了一切,我们都在被牵著鼻子走。”
王衡说的时候,精神也明显在崩溃的边缘,“兽潮不用多说,接下来就是邪方屠村。”
“再然后我们开始调查邪方下落,然后出现了离奇的梦境死亡,之后又是这莫名其妙的祭祀。
“事情一件接著一件,我们疲於奔命,只能跟著事情走。明明很忙,可偏偏一件事都没办成。”
他看向李砚知,眼神中满是不解,
“李师,现在我们的方术都失效了,城中的守护力量也会越来越弱,最终很可能会沦为砧板上的鱼肉,你说,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
王衡的话,反应了现在彭县的真实情况,
所有人都很迷茫,他们什么都没做错,而且一直都很努力,可就是一无所获,直到现在他们也成为了邪方狩猎的自標,朝不保夕。
很多人都处於即將崩溃的边缘。
李砚知目送王衡离去,转身去了方山书院的库房。
“李师要兑换战功?”镇守库房的方士,异问道,“战功都很珍贵,如果只是为了兑换一些並不罕见的宝药,李师完全可以等离开迷雾之后,用银钱去外面买。”
“帮我换了吧。”李砚知翻开库房册子,“调理五臟六腑的宝药,全都帮我换了。”
“六叶桂,赤灵芝,金霞参—”
“另外我还需要一些安魂定神的药。”
方士见李砚知这般肯定,只能从库房中取出宝药,再看一件大功就这么被李砚知掉,他都替李砚知肉疼。
拿了宝药,李砚知回到蒙乡营地,
孟武正在组织大傢伙修炼功法,现在外面情况不太好,修炼功法不仅能让大家少些胡思乱想,更能增加一份力量。
陈苍看到李砚知回来,异道,“今天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城里除了还在巡街的方士外,已经看不到什么人了,基本所有人都躲在屋子里不出门。”李砚知坐在一块大石上。
“那祭祀的事,县衙怎么判?”项明探出脑袋来问道。
“人已经放了。”
“放了!?”陈苍和项明两人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可是看到李砚知认真的表情后,两人的脸色也凝重起来。
他们很清楚这两个字意味著什么。
主祭者无罪,那就代表这群人找到了一种合法的杀人途径!
“现在县城已经处於即將崩溃的状態,再这么下去,普通人就真要被这群藏在暗地里的杂碎予取予求。”
“县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种祭祀难道不应该立刻禁止吗?”项明大为不解。
“那些被称为祭品的人,都宣称自己是自愿的,衙门再怎么管也管不到人自杀。”李砚知说道,
“如今衙役和方士看似忙的脚不著地,可始终都在被人牵著鼻子走。”
陈苍和项明互相对视一眼,几乎在同时,心中升起一种难以抑制的惊骇,“衙门有鬼!”
李砚知点了点头,“虽然这件事让人不敢相信,但恐怕事实正是如此。”
接下来的几天,
李砚知早早就出门,然后天还没黑就回了蒙乡营地。
那荒唐的祭祀还在继续,官府一次次派人驱赶,可祭祀並未因此消失。
更诡异的是,祭祀之后,城中离奇死亡的情况,果然减少了很多。
当祭品达到三个人之后,当天就不会再有人睡死在梦里。
这下子,更多平民百姓都相信了祭祀这件事。
甚至在民间,出现了轮流提供祭品的情况。
此事,无论官府多么严厉声明,依然无法禁止。
献祭儼然成为了,民间应对离奇死亡,最有效的途径,没有之一。
二月二十七,
清晨,
李砚知从一夜修行中,缓缓睁开双眼。
他眉头一动,分出一缕意识,沉入天书玉篆。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积累,神性终於衝破百万之数。
是时候炼製主祭坛了。
打开床铺下面的一个箱子,里面是他早就准备好,用来炼製主祭坛的材料。
青铜、黄金、玉髓—.—
李砚知大手一挥,玄黄琉璃火迅速笼罩这些材料,紫霄剑莲在火焰中穿梭,
在这些材料上印刻下纷繁复杂的纹。
青铜为主,黄金印纹,玉髓融合————·
炼製主祭坛的法门,李砚知在脑海中早就演练了不知多少遍,再加上还有炼製分祭坛的经验,如今炼製起主祭坛来,堪称得心应手。
一个时辰后,
李砚知收起玄黄琉璃火,打量著这一尊手掌大小的九品主祭坛。
既有青铜为主体的古朴,仿佛历经了岁月洗礼后的沧桑,又有黄金印刻纹路的尊贵,再以玉髓融合,更平添一种超凡脱俗之气。
比之单纯的分祭坛,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