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何为君臣?(1/2)
第181章 何为君臣?
迷雾下的深夜,
甚至连月色都微不可见,四周寂静无声,只能偶尔传来大家收拾东西的声音。
李砚知盘坐在屋顶,静静地看著蒙山方向。
他扫了一眼天书玉篆。
经过这段时间的积累,天书玉中的神性,已经积累到了惊人的三十一万。
这是他之前,想都不敢想的天文数字。
按照这个趋势,一个月之內,他必定能蓄满百万神性,届时便可以尝试炼製九品主祭坛,或是继续推演洞观神权。
至於开闢第二神权,还没到时候。
这些神性中,
周普所属的五千兵卒,提供的神性占据大多数。
接下来他要前往县城,怕是无法隨时查看神国中的情况了,但愿他们能儘快扩张,为他提供更多神性。
李砚知分出一缕意识,沉入白帝分祭坛。
浩瀚蓬莱,
白帝虚影缓缓睁开银白双眸,在周身,香火愿力汹涌如潮水,哗啦啦作响。
分祭坛外的情形,也落入他的视线之中。
周普正坐在密室中,和齐良商议之后的安排。
“先生,探子来报,卫国自从长石县受挫之后,便开始固守宜县,並且从后方往宜县囤积大量粮草兵源。”
“手下有偏將提议,趁宜县未稳之前,抢先攻下宜县,打乱卫国布置。”
“但若是直接进攻宜县,好不容易聚集起来的五千兵卒,怕是要死伤大半。
”
“就算攻下宜县,最后也是守不住。”
周普手里举著油灯,查看悬掛著的地图,神色忧虑。
最近这段时间,他一直都在各个村落间穿梭,第一是督促各支偏部的修炼;
其二便是整肃军纪,防止发生扰民之事。
所幸,眾人都有抗击卫国,守护大乾的决心,所以军队兵卒的情况还算不错。
但与此同时,卫国却开始在宜县囤积重兵,显然是受到了长石县惨败的教训,开始改变战法。
齐良站在周普身后半步,看著图上的地形,“如今卫国之举,显然是要开始步步为营,以绝对优势彻底攻下大乾。”
“如今长石县已经全毁,他们就算派遣大军,也会直接进攻石溪。”
“我们现在应该一方面要占下石溪,爭取最后的落脚之地;其次阻敌於外。”
周普指著宜县和石溪之间的土地,“两地相距数百里,在外更是有广纵深,尤其是乡村眾多。”
“我们是不是可以依託地形,继续之前的战法?”
齐良沉思片刻,说道,“石溪肯定要守住,否则大乾就要彻底亡国,再有卫国大军固守,到时候民心恐怕就再也聚不起来了。”
“守住石溪,就是守住大乾的最后一缕龙气。”
周普目光在地图上巡,努力想要找到破局之法。
卫国开始在宜县固守不出,並且力量越来越强,用不了多久,那里就会被经营成铁桶一块。
到时候,宜县就要真正彻底落入卫国的辖制了。
他们的转圆余地將会再次受到压缩但依託石溪守城,一旦卫国大军压境,怕也是守不住,到时候好不容易聚拢起来的五千兵卒也打没了的话,那就一切都要完了。
“先生,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啊。”
齐良捻动著手指,“石溪是大乾的最后退路,一旦亡国,再想復国,难上加难。”
“最关键的是,这是大巫占据正统大义的最后机会。”
“再往后,哪怕大巫再继续斗爭,甚至挑动方圆数百里起义,到时候蹦出一支支起义大军,他们都只会宣称自己的正统地位。”
“所以,石溪最好要守住,这会是大乾的一面旗帜,只要它不倒,其他人就算另起山头,也占不了大义。”
“对大巫而言,石溪的正统意义,大於战爭意义。”
周晋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明白了齐良的意思,“那先生的意思是—?”
齐良指向石溪,“大巫本月之內就要在石溪登基,恢復大乾正统。”
隨后他又指向宜县后方,“之后派出军队,袭扰卫国粮道,儘量拖延卫国出兵攻打石溪的时间。”
一听到“登基”二字,周普的心臟猛然狂跳。
他下意识看向供奉在香案上的传国玉璽,“先生,现在登基合適吗?”
齐良点了点头,“此时登基,有助於聚拢最后的大乾民心,否则百姓就算想要反抗卫国,也不知道为了什么而抗爭。”
“这一战,输了,大乾国祚就此断绝;贏了,就是大乾中兴的开始。”
“无论如何,都是由大巫开始或是结束,这才是关键。”
他成竹在胸笑道,“大巫放心,齐某有信心,可以阻止卫国大军至少两个月,且不用一兵一卒。”
“只要大巫勤加操练兵卒,增加大乾军力,定能守住大乾国祚!”
周普目露惊喜之色,“先生,如何能做到?”
齐良坐下,“此次卫国出征大將,名为祝泽,被卫国拜为上將军,在卫国朝堂可谓位高权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