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震惊棒子,指著財阀的鼻子骂(1/2)
第112章 震惊棒子,指著財阀的鼻子骂
追悼会现场居然有人在鼓掌,还是文夫人带头鼓掌。
可见来参加追悼的人到底有多喜爱这首诗。
双重生死观的精彩辩论,跨越地域跨越种族的普世价值观,穿透文化的精神共鸣,让这首《有的人》贏得了所有人的认同。
文夫人不是傻子,她知道这首诗对於文华生来说意味著什么。
青史留名,名垂千古。
这本来就是文华生的梦想,无论是当律师还是当记者,他一直追求的就是为人民发声,这首诗,在很长很长时间里,都会跟他联繫在一起。
生前没能名留青史,死后却在许清风的追悼词里实现了这个梦想。
文夫人並不恨许清风,她很清楚自己丈夫是个什么样的人,今天不骂財阀,
明天也一定会骂,无非早晚而已。
久久的掌声过后,现场终於平静下来,追悼会继续进行。
而网络上,《有的人》迅速传播开来。
《有的人》实在是太经典了,诗词,小道儿,然而就是这种没什么用的诗词,给了棒子財阀狠狠一巴掌。
“文华生的正义和財阀的丑恶对比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应该加进教科书里。”
“强烈支持,写的太好了。”
“让財阀给文华生偿命!”
“打倒財阀!”
“从今天开始,文华生流传千古,而害死他的財阀们必將遗臭万年。”
在《有的人》的传播下,財阀的所作所为惹怒了大眾,很多人其实不知道財阀都干过什么,但是没关係,他们能够看懂这首诗,能够领会诗里的含义,这就够了。
这就是文学的作用。
有句话叫得罪谁也不能得罪文人,別看这些人手无缚鸡之力,然而他们用手中的笔桿子,往往能让得罪他们的人付出巨大的代价。
西门庆、陈世美、武大郎都是典型的例子,因为得罪文人,导致这场报復持续了上千年。
只要有文字记载,只要有人还在看这首诗,他们就会被反覆处决,无法倖免这类人掌握著“话语权”,他们不能决定人的生死,却可以决定一个人生前身后的名声。
从《春秋》到《史记》再到微博,这种构建歷史,判定道德的话语权始终存在,现在许清风也掌握了这种权力。
他杀不死人,审判不了財阀的罪恶,但他可以把財阀定在耻辱柱上。
几百万上千万网友的围观和传播,《有的人》如同星星之火迅速燎原。
“神作!”
“臥槽,真踏马勇啊,在棒子国当著財阀的面指著鼻子骂,勇士!”
“所以说防弹衣很有必要啊。”
“笑死,一想到二十多个保鏢全方位保护风神的画面就想笑。”
“难绷,在勇猛和怂之间选择了怂著勇。”
《有的人》很快就被好事网友们翻译成了多种语言,棒子们看完之后深有感触,纷纷开始转发。
小日子网友一看,臥槽,这不就是说的我们吗?转发了。
霉国网友仔细一琢磨,妈的,好像他们也没好到哪去,华尔街的每一分钱,
都带著鲜血的腥味。
《有的人》一发不可收拾,像一道闪电一样划过了天空。
一首诗让一个人名垂青史,也让一群人臭不可闻。
追悼会现场,文夫人在追悼会结束后走到许清风身前,忽然对著他深深鞠射“谢谢您,华生泉下有知,一定会十分欣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