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新的变数(2/2)
万黎鸿认真地想了想,这样想起来好像真得没啥特殊的:“恩……造的船更大?人……更多?”
1999年的华夏造船业,还停留在以吨位取胜的阶段,做的主要都是附加值偏低的货船,油船等等,只有大小之分,並没有具备国际高端市场的核心竞爭力。
匡星野想像了下自己穿著工作服,戴著安全帽的样子,心中忽然感到一阵惘然——
“这……能够获得父母的肯定吗?”
余航仿佛看到了匡星野的心思,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小匡啊,你还年轻!以后会有无数的机会等著你,总有一天能证明给他们看的。”
匡星野一脸惊恐地看向余航:“叫你一声余老板,你真把自己当人生导师了啊!我还以为是哪个中年人在和我讲话呢!”
这时,一旁的周伟开口道:“我觉得船厂也没啥不好的,感觉都像杜工那样,人都挺真诚的。而且你想啊,我们去了好歹也算个高材生,多少也会受点重视,升个职什么的不是轻轻鬆鬆?”
余航望了周伟一眼,暗暗吃惊。
在华夏的造船行业,交大船舶系虽然每年的招生人数不多,但在造船业几十年的发展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不管是船厂,设计院还是研究所,亦或者是海事局,船级社,海关等等相关单位里,交大的船舶人都占据著很重要的位置。
而在这其中,本科毕业后就去船厂的交大校友,有相当多的都做到了高层,除了本身能力出眾外,交大的光环也功不可没。
毕竟比起去设计院研究所和一堆硕士博士去卷,在船厂明显要容易出头的多。
但周伟刚上大一就能想明白这一点,也难怪他能在海工风电行业一路平步青云。
……
四人到达厂房车间后,便开始继续干活了。
不需要余航开口,大家都主动地做事,在勤奋努力这方面,华夏人自古以来都是毋庸置疑。
万黎鸿在地上画好了中心线,接著沿著中心线做了几道等距的垂线。
“接著就是把之前做好的木製框架放在垂线的位置吗?”匡星野拿著木製肋骨问道。
“对,注意要倒著放。”余航提醒道,“这就像把整条艇倒扣在地上,那些肋板就像人的肋骨一样。我们把肋骨排好,再用龙骨將它们连起来,就形成了整个船体框架。”
“然后再在上面铺外板是吧?”匡星野一点就通。
“对!这样整个船底就做好了,再盖上甲板,整个船体就完工了。”余航点点头道。
“但这个外板的弧度这么大?那些平板也不能隨意弯曲啊?”匡星野问道。
“万黎鸿,你教教他。”
“我?”万黎鸿撇撇嘴,又摇了摇头道,“钢板我知道,要么用液压机,要么用水火弯板(一边用火烤,一边用水冷却,从而改变钢板弧度的一种成型方法)。但是木头?不晓得。”
余航笑著拿起一张松木薄板,在切割机上笔直地跑了一道,便得到了一根长木条,说道:“这种木头没有之前肋板材料那么硬,我们將这些木头一条一条的铺在骨架上,便可以適应任意形状了。”
“有点意思啊!”匡星野点了点头,对周伟说道,“大块头,切直条这事儿简单,该你上场了!”
“没问题!”
周伟刚要动手,一辆卡车突然开了进来,一个急剎车停在里厂房前,车上跳下一人,正是江浩川。
他一下车就奔向余航,手里拿著笔记本电脑,喊道:“航哥!快来看看,船东来邮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