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模態分析(1/2)
余航一觉醒来,阳光已经洒满了窗台。
“唉,又是在公司里过的夜。最近这工作强度,都快赶上当年造新船了。”
余航揉了揉惺忪的睡眼,伸了个大大的懒腰,浑身的骨头都发出了噼啪的声响。
“还好这身体年轻,否则还真吃不消。”
忽然,他发现电脑电源指示灯还亮著,估计是昨晚忘了关。
他站起身来,拿起桌上的马克杯,走到饮水机旁接了杯水,咕咚咕咚地灌了下去。然后,他摇了摇滑鼠,准备关上电脑,赶去教室上早八的课。
忽然,右下角跳出一个新邮件提醒,他连忙重新坐下,將椅子向前提了提,一脸激动地看了起来。
“海天船舶?没什么印象。”余航也並没有太在意,毕竟现在能收到回復就已经让他欣喜若狂了,管他是谁呢。
余航点击下载了邮箱的附件,打开那份长达20页的pdf文档——
“哟,挺专业嘛!看来是懂行的人做的。”
看著这现场照片配上cad图的表达方式,详细的描述了船体结构和振动情况,让他想起了自己曾经为了应付甲方,一天做五十份整改方案的痛苦回忆。
余航兴奋地合上笔记本,拔掉电源,抓起书包就冲向教室——为了提前毕业,他可不能再缺勤了!
还好,今天是机械基础的合班大课,人山人海,黑压压一片。
余航在最后一排找到一个靠墙的位置,那里正好有个插座,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做的一样。
他迅速连上笔记本电脑,准备开始大干一场。
“看起来委託方是需要解决振动问题,首先要確定用什么软体。”
余航思考片刻,果断决定选择nastran作为求解器。
这是一款源自於美利坚宇航局的计算软体,刚开始主要是为了解决飞机、火箭等在使用中的受力分析,也包括了模態分析的功能,后来逐步商业化,在桥樑,船舶,汽车领域也应用广泛。
不过nastran只能计算,还需要其他软体来建立模型。
余航选择了他比较擅长的patran,这最早是美利坚h and p公司开发的前后处理工具,可为其他有限元计算软体服务,也就是充当用户和求解器之间的翻译工作。
有了它,用户才能將结构模型和计算需求转化为nastran能够识別的输入文件;在nastran计算完毕后,再通过patran读取计算结果,把数据文件重新可视化。
理论上,可以通过有限元进行各种计算机仿真,进行强度分析,热力学分析,流体分析,碰撞分析等等。
而针对振动问题,一般使用特徵值的模態分析。
这次仿真的委託方虽然没有提供完整的cad图纸,但通过资料里的截图和参数,还是能够建立出一个大概的几何模型的。
【初级实操】技能激活!
余航仿佛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手指在键盘和滑鼠上翻飞跳动,操作指令如同瀑布般倾泻而出,原本空荡荡的屏幕上逐渐浮现出了船舶的轮廓,线条流畅,细节逼真,仿佛一艘真正的巨轮正在被建造出来。
坐在他身旁的同学本来在呼呼大睡,被余航噼里啪啦的键盘声吵醒,转头就准备爆发,一句“你他喵的……”已经到了嘴边,却又硬生生地咽了回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