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带领村民赶山 (求收藏)(2/2)
一切准备妥当,张遥一马当先,带著大伙浩浩荡荡地朝著大山进发。没多会儿,队伍便隱没在山林之中,正式开启了今天寻找松茸的任务。
虽说正值松茸生长季,可它们也有自己的生长周期,像是约好了似的,一茬接著一茬冒出来。
所以有时候漫山遍野都是,有时候却寥寥无几。运气不好的时候,还有可能遇上的大多是开了伞的,大小適中、品质上乘的少之又少。
再加上阳光、风向的影响,不同山头的温度、湿度有差异,常常出现这个山头松茸疯长,另一个山头却不见踪影的情况,品质也参差不齐。
前几日,张遥和阿步能碰上那么多菌窝,里面的松茸大小均匀,就是正巧赶上了合適的生长期。
要是隨便什么时候进山,一个人就能采个几十上百斤,那可就用不著这么多人了。毕竟收回来几千斤货,他也发不出去,货太多还可能衝击市场,价格也卖不上去。
这一回进山,谁也说不准山里的情况到底咋样。要是没赶上生长期,这么多人去,可能也收穫寥寥无几。
张遥发动全村人一起找松茸,就是因为人多力量大,多跑几座山,捡到的机率能高些。
哪怕东一朵西一朵的,聚起来也能有不少收穫。
即便真的赶上生长高峰期,到时候只需要捡个差不多,达到量了就早点收工也成。
进山之后,张遥开始向大伙传授分辨松茸质量的窍门:“所有松茸只要是开了伞的不要,太小的不值得采,哪怕菌盖只是微微撑开,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一定要大小合適,菌盖聚拢,没有蛀虫且笔直,顏色均匀且没有破损没有擦伤的松茸,才是品质最好价格最高的松茸。
为了保护山林环境和松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採摘的时候还要儘量做到不破坏菌丝,不破坏生长环境。”
张遥可不希望把整座山的松茸都采绝种了,如果是以后都不长了,那损失的可就是长远利益。
未来松茸市场前景很广阔,价格也会一直上涨,只要把松茸资源利用的好,者多村说不定能摆脱贫困和逐渐消亡的命运,甚至发展成富裕村。
村民们学习起来毫无怨言,一个个都认真极了,边学边实践。发现松茸后,都会先让张遥看看,仔细记住每个细节。
他们在完全掌握了採摘要求,才独自去采,然后按照要求,小心翼翼地用苔蘚把松茸包好。
今天进山的人多,寻找了一个小时后,见到的松茸也很多,然而真正符合要求的却很少,所有人找了许久,也只不过每个人捡到了几朵而已。
正如张遥所料,松茸的上一个生长周期已经进入了尾期,遇到的松茸都是已经完全开放,甚至老化生虫,或是已经即將腐烂的。
现在偶尔捡到大小合適,品质適中的松茸,基本都是是上一个生长周期“掉队”,这会儿才长起来的。
村民们见收穫有些不尽人意,一时间也有些泄气。
好在大山广袤无垠,资源丰富,只要还在季节內,只要多跑些地方还会有希望。
张遥立刻带著所有人换山头,就像是寻找宝藏一般,需要一座山一座山寻找,直到找到松茸生长旺盛期的山,他们才停下来认真寻找起来。
“哦豁,我找到一朵啦。”
“哦豁,我也找到两朵啦。”
“我的这朵好大,一朵有半斤重。”
换了山头之后,果然很快就有了收穫,接二连三的有人发现了松茸,所有人都沉浸在了捡到松茸的欢乐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