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提高效率多赚钱(2/2)
这笔钱要用的有价值,最好是可以让他提高效率,或者作为投资,可以让他以后带来回报。
张遥穿越回来前虽然没有能力在大城市买车买房,但其实也攒下过一些钱,大约几十万的样子。
但那时候那些钱从来没有让他觉得多么重要过,反而这一万多块钱倒是让他感觉弥足珍贵。
因为在那物慾横流的大城市里,几十万实在算不上很多,对比动輒几百万的房子,几十万的装修,拥有几十万也只有深深的无力感。
然而这一万五千块钱,他只要用的好,可以给他和奶奶的生活带来很多改变,也可以给他以后的发展带来很多帮助。
……
“拉姆阿妈,阿遥回来已经有两个月了,他为啥子不去找工作?他是我们村里唯一的大学生,他应该走出去。”
拉姆是张遥奶奶的名字,他来到村长家里,给村长媳妇传授传统服饰腰带的製作方法。
村长正好也在家中,於是便向张遥奶奶打听起了张遥的想法。
“我也不晓得啊,我叫他去找工作他就是不去,他说要在村子里自己做啥子事情,要做啥子我又晓不得。
如果有空你们也帮我说说他,他读大学大傢伙都是凑过钱,帮过他,就指著他出人头地,他现在这么搞,啷个要得嘛。”
奶奶听到村长的话,似乎是找到了倾诉的对象,把这几日心里的不快通通说了出来。
张遥上大学的时候,村里是有捐过钱的,穿越回来前,他为了报答村里,掏了十几万给村里修路。
然而即便如此,后来也挡不住村里人渐渐搬走,村子终究衰败。
抬著菸斗的村长听了奶奶的话后,问道:“他说他要在村子里头做事情?有没有说要做啥子嘛?”
奶奶摇了摇头,道:“啥子都没有说,这几天他跑了几趟市里,我以为他要出去找工作了,结果昨天去捡了一天的松茸,今天背著去市里头了。”
村长若有所思的道:“他们说市里头松茸的价格好,省里头更是贵的很,其他地方拿这个发家致富的不少,就是我们这个山里路远,给不上价,也没得人采,他要是能做好也不是不行。”
村长之所以是村长,认知和视角自然要比村里大部分人厉害上许多,想到的也更多,想法也会更宽容许多。
“那个菌子一年就出那么几个月,就算干一年也干不了几个月,再说了捡个菌子哪个不会嘛?用得著读那么多书?
要晓得他要回来捡菌子,那我卖牛卖羊,供他读那么多书做啥子嘛?还不如早点回来,说不定现在牛犊子都生了好几个了。”
奶奶的认知里,读了书就应该在城市里做大事情,即便他也不知道什么是大事情,但绝对不是回来捡松茸卖松茸。
她对於外面的松茸市场也没有什么概念,更不知道有些人为了吃一盘松茸,可以费几百上千元。
村长见奶奶有些激动,只能赶紧安慰道:“拉姆阿妈,你不要上火,等阿遥回来我问问他,他读了那么多书,懂的比我们多,这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
奶奶虽然对张遥有些恨铁不成钢,但对於德高望重的村长还是信任的,毕竟这么多年来,因为村长,全村人都很团结,民风也很好,所以深得人心。
奶奶平復了心情后,继续和村长媳妇交流起了传统服饰的製作工艺。
奶奶是传统服饰的手艺人,农閒的时候都在做衣服,现在老了,他就要把手艺教给年轻一辈,如此代代相承。
现在村子里跟著奶奶学做衣服的人並不少,村长的媳妇就是其中之一,只要有不懂的,奶奶甚至会去上门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