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不养无用之官(1/2)
黑夜是最好的掩护,面对源源不断涌出的叛军,有限的官军根本就杀不完。
尤其是出逃的老弱妇孺,一上来就跪地求饶,更是严重影响了官军的行动速度。
明知道这些人,在为青壮出逃做掩护。
道德底线尚存的年轻军官们,还是下令接受他们投降。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黎明的曙光从天际出现,大战逐渐走向了尾声。
“启稟指挥使大人,昨夜东城千户所,共计斩杀叛军三千余人,俘虏叛军两万余人。”
“指挥使大人,昨夜西城千户所,共计斩杀叛军两千八百余人,俘虏叛军两万余人。”
“指挥使大人,昨夜中城千户所,共计斩杀叛军两千余人,俘虏叛军一万六千余人。”
听到四大千户所全部斩获丰厚,打了翻身仗的舞阳侯,脸上笑容就没有断过。
虽然没有抓住贼首,但泰州城已经拿下。
五城兵马司的顏面保住了,他这个统帅的顏面也就保住了,剩下的都是旁支末节。
黄仁龙是实际上的贼首,可因为政治需要,官方通缉的泰州贼首却是宗家眾人。
宗家的人死於叛军內斗中,稍微艺术加工一下,就成了五城兵马司的战绩。
“仗打的不错,派人通知徐阁老和南京六部,让他们立即派人来接管泰州城。”
舞阳侯微笑著下令道。
此时的泰州就是一座空城,根本没啥好接收的,但抓捕的俘虏却是一个大麻烦。
四大千户所累计俘虏敌军近七万人,其中九成以上都是老弱妇孺,基本上都是叛军家属。
不处理不行,全部拉出去砍了,他又狠不下心。
找不到两全其美的办法,最好的选择就是丟包袱。
治理地方是文官的责任,这个锅他们必须接。
“指挥使大人,在清理叛军余孽的时候,我们在城中发现了被俘虏的-
赵千户的话还没说完,舞阳侯的脸色就突然黑了下来。
“一定是你的人看错了!
我大虞勛贵,皆是錚錚铁骨之土,岂会沦为叛军的俘虏。
想来定是有人冒充,想要败坏他们的声誉。
遇上这等卑鄙小人,就直接处理掉吧,免得污了眼晴!”
一个两个兵败被俘也就罢了,一群勛贵外戚子弟被俘,传出去就是天大的笑话。
对各家来说,有这样一个败坏门风的子弟活著,还不如让他们去死了的好。
最起码战死殉国,还能够获得朝廷的嘉奖。
从被送出来开始,这些沦为弃子的傢伙,在掌权者心中就已经是死人了说句不客气的话,把这些傢伙都干掉,京中的治安会大幅度好转,犯罪率起码能减少三成。
“指挥使大人教训的是,这些都是叛军的阴谋。
战场上打不过我们,就企图用这种卑鄙手段,污衊我们战死的同僚!”
赵亚威急忙进行补救。
短暂的对话,决定了一眾紈子弟的命运。
在场眾人,没有一个为这帮倒霉蛋叫屈的。
站在帝国的立场上,这种清洗其实远远不够。
若是能够把天下的紈子弟都清理掉,大虞朝的国运最少能够多延续三十年。
民间的冤假错案,大半都是因为这帮傢伙造成的。
少了这帮蛀虫,统治集团的素质,起码能够提升一个档次。
隨看会议的结束,五城兵马司这次南下之行,也到了尾声。
地方治理权,属於武將的禁忌,肯定不能插手。
盐政改革的事,舞阳侯都没资格直接插手,李牧这种不起眼的千户官,
就更没发言权。
跟著发上一笔財,就差不多了。
盐业这块大蛋糕,那是大人物们的菜,他是一点儿也不惦记。
閒暇下来后,李牧开始考虑接下来的路,这也是五城兵马司一眾將领共同的烦恼。
为了战爭需要,大家在私底下不断扩军。
现在仗打完了,超额的兵丁,就是一个不小的麻烦。
直接遣散掉,大家心里捨不得。
作为武將隨时都可能上战场,手中有一支可战之兵,那是弥足的珍贵。
全部转为家丁养著,又是一笔沉重的经济负担。
若是下一步的职位是个肥缺还好,倘若去了一个穷衙门,养兵就是一件麻烦事。
除了极少数被战爭嚇破了胆子,想要回京任职的外,更多的人都忙碌了起来。
各种人脉关係纷纷运作起来,一时间书信乱飞,就是为了谋得一个好去处。
作为眾人最容易接触到的大腿,舞阳侯的营帐更是门庭若市。
李牧敏锐的发现,营地中的气氛发生了变化。
五城兵马司南下之行,成了军功生產机器。
隨便一名军官名下,都有几十上百个首级。
按照大虞律,眾人无疑是满足了武將升迁的基本要求。
一下子涌出了这么多待晋升的將领,朝廷空缺的优质岗位肯定不够分。
何况除了五城兵马司外,京营同样是勛贵子弟的大本营。
这边斩获颇丰,那边的战绩更厉害。
大家都是关係户,竞爭起来只会更加激烈。
家族子弟少的还好,只要表现出了一定的潜力,就能够获得族中的大力支持。
最惨的是那些兄弟多的,兄弟、堂兄弟、叔伯子侄好些人都在军中任职,又恰好同时面临普升需要。
有限的资源无法覆盖到所有人,朝廷也不允许一家独大,註定有人要在仕途上做出牺牲。
同族兄弟尚且会因为个人仕途,影响私底下的关係。
往日的同僚朋友,一下子变成了仕途上的竞爭对手,受到的影响就更大了。
相对大部分同僚来说,李牧的情况算是好的。
虽然不是侯府的嫡系,但架不住他表现出了足够的潜力,受到了镇远侯的重视。
家族政治资源分配看血脉,同样也看子弟的潜力。
给谁不给谁,当家人有很大的话语权。
优先培养族中最优秀的子弟,符合家族的整体利益,其他人也没话说。
作为五城兵马司的首功之臣,一定程度上代表著衙门的脸面,同时也代表著舞阳侯的个人倾向。
兵部和都督府在考虑人事任命的时候,肯定会考虑到这些因素。
具体到哪个位置,还需要幕后进行博弈,但起码不会太糟糕。
在眾人爭先钻营的时候,李牧反倒是閒了下来。
就连抓捕黄仁龙的行动,都被无限期的搁置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