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胜利和一箭双鵰(2/2)
看看整片宇宙空间中再也没有光束闪炼,远处战航爆炸的火光也逐渐熄火。
林奇一边下令让轻型战舰搭载著陆战队前去投降战舰上接手战舰控制权,一边催促舰队参谋部统计战果。
只可惜,坎寧安上將的噢觉还是那么敏锐,要是他们的位置再往前一些,
跟上这支舰队的步伐,那我们是有机会全吃对手的。
微微嘆了口气,林奇在参谋们异样的眼神中说出了让他人都会是认为在装逼的话。
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战果还不够满足,也就是这位莱茵军神了,就连列塔尼亚那个天选拯救者艾伯特都不敢这么狂。
两天时间过去,莱茵帝国这边对伯恩星系的打扫接近尾声,总计三千来艘投降战航被第十三舰队收缴。
另外俘虏的维多利亚人数量也达到了八十方之多,逼得第十航队提督布鲁诺上將这两天直接转职为了第十基建舰队,带著手下的工程舰队和官兵在伯恩星系大建监狱。
如果不是之前俘虏的维多利亚军人基本上都拿来和维多利亚交换战俘了,此时莱茵帝国俘虏的维多利亚人数肯定会突破百万。
而这个时候,伯恩星系战役的影响也终於是开始扩散,林奇並没有对这次获胜遮遮掩掩,甚至懒得提防正面战场的自由联邦舰队发现第十三舰队消失不见后暴起发难。
俗称,演都不演了,正大光明地打击著维多利亚和民主联盟的士气。
维多利亚艾伯特上將的两支舰队,本来还在急匆匆地往伯恩星系这边赶来,
打算支援一下戴斯蒙德上將。
可现在打都打完了,只得又飞速向后撤,一路撤到了有看石英要塞的两国边境进行驻防,直接算是將这段时间维多利亚舰队的战果都拱手让了回去。
毕竟他面前是兵力占优的莱茵帝国舰队,自己的补给线还三天两头被打游击的莱茵地方战舰骚扰,关键是自由联邦那边好像打定主意要当缩头乌龟了,並不打算为维多利亚出头。
种种因素结合下来,他是不撤也得撤。
面对戴斯蒙德捅的天大篓子,哪怕是眼高於天的联参会也不得不捏著鼻子认了这个苦果,转而不断催促自由联邦舰队出击,拿下前方没有莱茵帝国舰队驻守的星系。
然而自由联邦前线舰队司令部的拜尔道格上將也有话讲的。
他们最好的出击时机便是林奇指挥第十三舰队出发去找维多利亚航队的时候,其次便是双方舰队纠缠互殴的时候。
现在打都打完了,维多利亚舰队更是被歼灭俘虏,损失了一支九千艘战舰的特遣舰队。
那他们的联合航队就是出击了又能怎么样,费老鼻子劲打个半天,然后被第十三舰队挡住,最后搞不好又被国內一道命令给弄回去,白打?
拜尔道格都懒得搭理维多利亚的联参会。
这也正是林奇毫不担心自由联邦战舰趁虚而入,袭击失去第十三舰队驻守的前线星系的原因。
他和自由联邦的拜尔道格上將,都是效率至上的典型,没把握的仗,那是基本不会去碰的。
如此一来,白白吃掉维多利亚的一支舰队,自身的损失还不到一千,第十舰队的压力大大缓解,第十三航队也是又捞到一波大的军功。
莱茵帝国这边可谓是贏麻了。
而关於维多利亚缴获战航的处理方式,林奇也有著別具一格的想法。
实际上各国对於缴获战航的处理方式各不相同,但基本上很少出现缴获了对手的战舰就直接能用於作战的情况。
一方面来说,星际时代,各个国家的距离相比於地面时代要更远,可国家和民间的交流却会变少。
久而久之,原本国际通用的计量单位,各行各业的標准规定,都会產生或大或小的差距。
最简单的来说,那就是你的电池塞不进我战舰的槽位,我的弧光粒子燃料罐,跟你需要使用的浓度標准,添加剂成分,又互不兼容。
更別提各个大国都自行研发的指挥系统,作业系统等软硬体设施。
就算是工程人员能研究透,也玩得转,可你让他们来教船员学习如何操作他人战舰?
除了身负渗透潜伏任务的特战队员,特工等特殊单位,没有哪家的军校和新兵训练营会教授他国战舰的操作方式。
而拆解战舰重复利用战舰材料的方式也很难说是一种具备性价比的方式。
没看星环大公直接將缴获战舰和战舰残骸一併做了星环防御,根本就是当废铁处理了。
但林奇觉得此时的情况不同,就和缴获了公爵联盟的战舰后可以將其打包交易给萨拉斯帝国皇室一样。
维多利亚的战舰,林奇也可以將其简单处理过后卖给列塔尼亚人不是?
之前这两国可是组成了所谓的联合王国,是一家人。
在那段时期中,他们的战舰標准早就高度一致化,而且船员的培训也颇具成效。
只要是个两国有几年实操经验的太空军老兵,那就能玩得转两国的战舰,列塔尼亚人肯定能用这些维多利亚战舰。
而且对於莱茵帝国来说,將维多利亚战舰卖给列塔尼亚人,或许还是个一箭双鵰的好主意。
一方面可以將这些难以回收利用的战舰交换出一定的价值,另一方面则是可以通过卖维多利亚战航这件事,极大程度影响维多利亚和列塔尼亚之间的关係。
如果列塔尼亚人打算买这些战舰,那到时候还给维多利亚人,他们就血亏,
不还吧,也会让维多利亚人愤怒。
那如果他们不买,是不是就能规避这种得罪人的事了呢?
只怕不行,到时候林奇只要一面放出两边交易的小道消息,然后將这些战舰一藏,哪怕列塔尼亚真的没有买战舰,可维多利亚人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