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车技写轮眼(4K2)(2/2)
可惜他们的表情已经不打自招,跟著发散了一下思维的束龙表情顿时彆扭了起来。
身为生活在21世纪手里有智慧型手机的当代年轻人,就算束龙在车队里的私人时间被压榨的极为有限,但不代表他真就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男孩。
这名词当时还是滕慰峰给他介绍的,只是过去这么多年了,不刻意去往那个方向联想他还真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都怪托斯特当时的脸色实在是太过於正经!但凡猥琐那么一点束龙可能当场就改主意了.
尷尬似乎是今天卷饼的馅儿料,三个人不约而同地试图往三个方向转移话题,最后不知怎么的从车號的选择又统一回了对於天气的討论。
巴西站在每年的赛歷上都差不多是这个时间段,而这会儿刚好又是圣保罗季节交替最容易產生降水的时候。
天气预报说这两天不一定会下雨,但脑袋上这一大片乌压压的黑云怎么看都不像是太好说话的样子,到时候真要任性地往赛道上漏点水你也没有什么办法。
红牛內部选择让束龙在这一站代打不是没有原因的。
首先便是这条短途赛道实际上对於轮胎的磨损並不算非常严重,大部分的车队都能通过一停的策略完成比赛,也就是说这里实际上是一条可以让束龙开了跑尽情展示上限的好地方。
另一个就是这里极易下雨的环境特点,不知道有多少场经典的雨战名场面都诞生在了这条赛道上。
雨战,恰恰就是检验一个天才成色最好的试金石。
两年前的维斯塔潘,就是在这里以一次惊人的救车和后面接连的惊天逆转,改善了不少眾人对他“维斯塔利班”的单一刻板印象,天才的標籤正式被烙印在了这个名字的后面。
回到了车队的p房,束龙当然也没有忘了刚才被勒克莱尔打断的正事,让工程师帮忙从电脑上把刚才加斯利最快单圈的车载给调了出来。
刚才看过加斯利的调教方案和油门剎车曲线的时候,他就基本上已经猜到答案了,现在一看车载果不其然马上就快速定位到了问题所在。
其实从小时候他就有类似的能力,换位思考或者说代入感极强。
有时候只是站在场边看別人如何驾驶,他都会有一种直接代入到对方视角的错觉,甚至就连驾驶的体感和习惯都会隱隱约约映射到自己的身上来。
这种奇异的天赋就像他天生对空间感和速度感的敏锐一样,不知为什么並没有在系统的面板上具现出来,但又实实在在地为他在赛车一途上提供了许多便利。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他可以完全在很短的时间內復刻一个被他仔细观察过的人的驾驶方式和习惯,简直如同赛车技术的写轮眼一般。
如今束龙適应力如此高且多变的驾驶风格,和他在从小到大的各式比赛中和红牛內部对各顶尖车手的车载记录里,不断向所有人取长补短的学习分不开关係。
或许这也是【火眼金睛】附带的某种特效,只不过和【过目不忘】或是別的什么词条之间產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现在只是跟著加斯利的车载看了一圈,感同身受的他一下就抓住了重点。
“你在十號弯这里走的太激进了吧,是不是感觉出弯的时候不敢给油?”
“嘶~可这里不是..:::
39
“嗯,这里其实可以不用那么极限的,出弯路肩不用吃的太满。”
首当其衝的原因就是在这段连续下坡的组合弯道路段中,如果为了照顾十號右弯这里的过弯速度把线路拉大了,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后面十一號左弯的弯心点。
十一號左弯是一个全油门的弯,所以在整体的关键程度上比全场最低速的十號弯重要得多,十號弯的弯速一般也就在80km/h左右,就算想快也快不到哪里去。
这是线路取捨上的问题。
加斯利的选择其实也没什么毛病,相较於区分度不大的高速弯,慢速弯的处理是最容易和其他车手拉开差距的地方,优先保慢速弯只能说他对於全油门的11號弯线路很有自信。
但束龙想说的..::::“其实还不止,你看看你在这里的方向盘。”
没有说的太多,但是加斯利仍然很快就反应了过来。
“我弯中差速锁止调的太高了?”
都是最顶级的车手,有时候不是他们不懂,只是脑子卡在那里容易转不过弯来。
车手和工程师之间毕竟还有著一道名为“交流”的隔阁。
车手不负责理论,他们只是將自己的感受反馈给工程师。而工程师不懂驾驶的感受,
他们只能根据所谓正確的理论给车手提供反馈和建议。
弯中差速,主要影响的就是出弯给油时对左右两个驱动轮上动力的分配。
十號弯是正儿八经的一个低速u型弯,赛车在这里通常是入弯时需要降低差速锁止来確保转向过度的特质,推头在这里是非常影响弯速的,给外侧轮更多的动力可以更好地帮助赛车摆正方向。
然后在出弯阶段又要提高锁止率优化牵引力的传导,客观来说加斯利的设置在这里绝对是最优选。
这里乍一看是个有內倾角的结构,赛车在有內倾角的弯道上內外侧的轮胎负载会相对比较均衡,这也是为什么理论上是可以最大化弯速提早给油出弯的原因。
而且在这样的地形上弯中锁止率可以调的很高很高。
但是它在出弯线路上靠近路肩的地方有一个快速攀升的地形隆起,外侧轮的负载这时候会比內侧轮大很多。
这时候对出弯的差速需求其实是反过来了的。
外侧轮胎的高负载会让轮胎实际的抓地力远远高於內侧的轮胎,在高锁止率的情况下很容易让赛车在这里发生极其严重的转向过度,这也是加斯利在这里不仅不敢给油反而还要收一脚的主要原因。
下午的二练,考虑到要在策略上对直接竞爭对手阿罗和印度力量进行一些麻痹和防备,束龙全程都在专注於长距离的测试。
最后当然不出意外的,束龙二练的最快圈也只在第十二,前面就是哈斯的格罗斯让。
而反观加斯利似乎受益匪浅,最终硬生生地插到第八,排在勒克莱尔的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