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野外生存(1/2)
黄三眼带著一帮小孩,乘船来到常熟州的一座山里。
此山突兀於平原之上显得格外雄伟,山体占地面积约1000多公顷。此山山体由火山岩构成,山势蜿蜒。山上植被茂密,以松树、竹林为主,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清新。山间有多处溪水和泉水,水质甘甜,山林中棲息著多种野生动物,生態环境良好。山上有一座古剎,始建於南朝,是江南的佛教的重要圣地。山顶有一处天然石门,传说与古代名將有关。在后世,叶文轩和朋友曾来游玩过一次,山上还有一段明朝修建的古城墙。山上有一座孔子弟子言堰的墓。
此山南麓有一座湖泊,水域面积约800公顷。水域面积约有800公顷。湖面开阔,水质清澈,湖中分布著多个小岛,景色宜人。
一帮小孩,被黄三眼放置在湖中的小岛上。黄三眼跟眾人讲道:“这次野外生存的训练从这里开始,最终目的在那座山顶的小亭子。”叶文轩眾人要在明天中午之前到达山顶,否则视为任务失败。叶文轩和王晓宇一个是有理论基础,一个有过一段时间的野外训练的经验。叶文轩后世的时候,喜欢看野外求生的纪录片,特別是贝爷的求生的纪录片。王晓宇当时,进行野外训练的原因,比较难以启齿。因为王晓宇初中的时候比较叛逆,曾经有一段时间想放弃学业。他父亲听他的朋友说,有这么一个野外训练营,通过这个训练可以纠正一个少年的不良行为。
叶文轩他们被遗弃这座小岛上后,黄三眼就乘船离开了。黄三眼还是比较善良的,给这些孩子留了一天的口粮——每人约四两大米,每人一把匕首。除此之外还有两把斧头和一些麻绳绳。小岛上生长一些树和成片的竹林,这些都是做筏子的好材料。
所以叶文轩他们要离开小岛就要自己动手製作竹筏。王晓宇等大一点的孩子去砍竹子,叶文轩以及小一点的孩子负责做饭。沫珊珊也被分配到做饭组,出发前沫珊珊本来是带了些毒药用来防身的,可惜被黄三眼给没收了。
做饭就要生火,可惜没有火摺子或者火镰、火石之类可以点火的东西。叶文轩他们决定用最古老的方法,钻木取火。叶文轩吩咐其他的小孩去王晓宇那边取一些竹筒过来,打算用竹筒来做竹筒饭。沫珊珊则带领几个人在湖里捞了一些田螺,用来作为蛋白质的摄入。
叶文轩他们饭做好,王晓宇那边的竹子也砍的差不多了,就等著用麻绳绑著做成竹排。
吃过午饭,一群人又急匆匆的將竹排扎好,王晓宇负责將小孩分几批送到岸边。
王晓宇一眾人撤离了小岛后又將竹筏拆了,借著山势用竹子以及一些树枝搭了一个简易的草屋,做完这一切,天色已晚。
趁著天黑前的一点时间,眾人將中午的剩饭吃完。由於白天太累了,眾人很快就进入了梦乡。因为小草屋是依靠山体搭建的,再加上天黑不仔细看,很难发现。
半夜,叶文轩突然被一些细微的声音惊醒,他悄悄捅了一下王晓宇。
借著朦朧的月色,依稀可以看到两个穿著夜行衣的蒙面人向他们搭建草屋旁的山路走来,然后就消失在路口。
叶文轩和王晓宇悄悄跟在那些那两个人后面,藉助夜色的掩护,儘量不发出任何声响。
山间的月光被茂密的树冠遮得斑驳陆离,脚下的路並不好走,叶文轩和王晓宇勉强跟上了前方的脚步。
这两人显然对山路很熟悉,走得很快。叶文轩依稀听到他们低声说著“宝藏”、“古剎”之类的词语,心中不由得一紧,难道这些人是要去那里盗宝?
跟著走了大约半个时辰,那两人终於在一处隱蔽的山洞口停了下来。洞口被藤蔓和杂草遮掩著,若非仔细查看,根本难以发现。叶文轩和王晓宇躲在不远处的大树后,屏住呼吸,不敢发出任何声音。
只见那两人从怀里掏出火摺子,点燃了火把,隨后鱼贯而入。叶文轩压低声音对王晓宇说道:“他们恐怕是要去盗取古剎的藏宝,我们不能坐视不管。”王晓宇点了点头。
两人小心翼翼地从洞口爬了进去。山洞內並不算太深,但曲折蜿蜒,显然是被人工开凿过的。走了没多久,前方传来一阵低沉的说话声,两人赶紧躲在石壁后,探出头去观察。
只见那二人半蹲著,在搬动石板。其中一人兴奋地说道:“终於找到了!有了这些財宝,我们还愁什么生计?”
另一人却皱眉道:“谁这么多事,居然將箱子都锁上了。”
然后掏出身上的小斧头,准备將锁砸开看看里面是什么东西。
旁边那人看到锁砸开后,对方並没有打开。刚想问对方干吗不打开时,就感觉到脖子被什么小虫子叮咬了一下,然后整个人就倒在地上。
王晓宇和叶文轩一人拿著一个竹管走了进来,刚才就是从竹管里飞出的毒针將二人迷倒了。
叶文轩和王晓宇打开木箱一看,里面都是一些金首饰和珠宝。叶文轩说道:“这些东西会不会是打劫得来的宝贝。”
王晓宇点点头,拿竹竿捅了捅,晕倒在地上的人说道:“要不要將二人灭口?”
叶文轩摇摇头:“我们將东西拿走就是了,他们丟了东西估计也不敢声张。我们就群小孩,估计他们也不会怀疑到我们身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