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上门看病(2/2)
他轻轻按压刘奶奶的腿,发现膝盖附近有明显的压痛感,尤其是关节处,活动受限。
他转头对牛大叔说道:“牛叔,刘奶奶的腿应该是摔伤后导致的气血瘀滯,加上年纪大了,气血运行不畅,所以疼痛加剧。”
牛大叔点了点头,示意陈宇轩继续。
陈宇轩接著说道:“我觉得可以先给刘奶奶用些活血化瘀的药,比如川芎、红,帮助她疏通经络,缓解疼痛。同时,还得加些补气血的药,比如黄芪、当归,帮助她恢復元气。”
牛大叔满意地点了点头:“不错,宇轩,你诊断得很准確。那你说说,该怎么治?”
陈宇轩想了想,继续说道:“除了內服的药,我觉得还可以用些外敷的药,比如用艾草熏蒸,帮助她驱散寒气,促进血液循环。”
牛大叔笑著拍了拍陈宇轩的肩膀:“很好,宇轩,你进步很快。不过,光靠这些药还不够,还得加些温经散寒的药,比如桂枝、附子,帮助她驱散体內的寒气。”
陈宇轩点了点头,心里暗暗记下了牛大叔的话。
他知道,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不同的病人,即使症状相似,用药也可能有所不同。
牛大叔见陈宇轩领悟得很快,心里也很高兴。
他转身对老刘说道:“老刘,你娘的病不算太严重,主要是气血两虚,加上摔了一跤,经络受损,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我给你开几副药,你按时给她服用,注意休息,別太劳累了。”
老刘连连点头,感激地说道:“谢谢牛大夫,真是太感谢了!”
牛大叔摆了摆手,笑著说道:“不用客气,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说完,牛大叔便拿起笔开始写药方。
陈宇轩在一旁仔细观察,时不时提出一些问题。
牛大叔也耐心地解答,还给陈宇轩讲解每味药的特性、用量以及搭配的原理。
“这川芎呢,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对刘婶这种瘀血阻滯的情况很有帮助,但它性温,用量不能太大,不然容易让刘婶上火。”
牛大叔指著药方上的川芎,认真地说道。
陈宇轩一边听,一边和脑海中的知识互相印证。
事实上,牛大叔说的这些他都懂,甚至理论水平,比牛大叔还强,不过为了照顾牛大叔的面子,他才没有表现出来而已。
陈宇轩认真地点头,表现出虚心学习的態度:“牛叔,您说得对,川芎確实要控制好用量,尤其是刘奶奶年纪大了,体质偏虚,不能过量使用。”
牛大叔满意地点了点头,继续说道:“还有这红,活血化瘀的效果很好,但也要注意用量,尤其是刘婶现在气血两虚,红用多了反而会耗气。”
“牛叔,您看这黄芪和当归的搭配,是不是可以再加点白朮,帮助健脾益气?”陈宇轩试探性地问道。
牛大叔听了,眼睛一亮,笑著说道:“不错,宇轩,你考虑得很周到。白朮確实可以加进去,帮助刘婶健脾益气,增强消化功能。这样一来,药效会更好。”
陈宇轩笑了笑,谦虚地说道:“牛叔,这都是您平时教得好,我才能想到这些。”
牛大叔拍了拍陈宇轩的肩膀,满意地说道:“宇轩,你进步很快,以后多实践,一定会成为一位好医生。”
药方开好后,牛大叔將药方递给老刘,叮嘱道:“老刘,你按这个方子去抓药,按时给你娘服用。另外,这几天让她多休息,別太劳累了。”
牛大叔家里虽然也有一些自己在山上采来的草药,但毕竟不是很齐全,所以大多时候,他还是让病人自己去镇上的药房抓药。
老刘连连点头,感激地说道:“谢谢牛大夫,真是太感谢了!还有宇轩,也谢谢你!”
陈宇轩笑著摆了摆手:“刘叔,您別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