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我和苏渔你选谁?(1/2)
第570章 我和苏渔你选谁?
香江,四季酒店大堂。
“噠、噠、噠—”
“沈女士,需要我为您安排车辆吗?”
“不用了,谢谢。”
沈玉言神情平静,优雅从容地穿过旋转玻璃门。
迎面便是一阵带著咸湿味道的海风,混杂著浓浓的都市气息。
新纪元广场离四季酒店不远,步行过去也就十来分钟。
所以她也没有叫车,正好领略一下中环的夜景。
此时的中环,华灯初上。
玻璃幕墙在霓虹与车灯的映衬下熠熠生辉,光线像水波一样在街道两侧的建筑之间流淌。
沈玉言拎著闺蜜徐晴的香奈儿包包,步履轻盈又自信地穿梭在人群中,仿佛与这座城市天生契合。
脚下是打磨光滑的石材步道,两侧林立著世界级写字楼。
高盛、摩根、旗、贝莱德、中银、滙丰每一个名字都如雷贯耳,每一座大楼都是权力与资本的象徵。
街道上,行人步履匆匆。
大多穿著剪裁精良的西装或职业裙装,妆容利落、配饰精致。
粤语、普通话、英语此起彼伏。
这里不是热情的街巷,也不是浪漫的灯火。
它冷静、精密,节奏迅捷。
却恰恰是沈玉言最喜欢的模样。
这就是国內唯一的世界级cbd。
比起魔都陆家嘴的宏伟,香江中环给予她的是另一种沉静却无法抗拒的震撼。
走在这里,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在吞咽金钱的味道。
她原本的计划,就是等优洁家政完成b轮融资,估值见顶后成功退出,然后带著资金和资源,寻找新的赛道、开始真正的资本徵途。
她曾无数次设想,未来有朝一日能够以更好的姿態,登上世界的舞台。
现在虽然方式不同,却终究还是来了。
她的脚步情不自禁地顿住,站在街角,抬起头,穿过楼宇的缝隙,望向夜色中那栋最醒目的高楼。
国际金融中心二期(ifctwo),415米的城市巨塔,中环的標誌性建筑。
容流资本,就坐落於那里的38层。
她的目光落在那栋大楼上,巡著38层的位置,眼神如寒星般清亮,心中有一瞬剧烈跳动。
明天,她就会走进那里,走进容流的核心,面对那些她曾遥望已久的金融精英们。
隨即,她的眼前浮现出唐宋的身影,目光变得更加炽热。
她从来没想过,自己身边竟然会有这个层次的人物。
20亿美元私募的实控人,他的人脉圈里,有安妮·凯特、郑秋冬、上官秋雅。
在这个社会上,地位的高与低,从来不是看你的学歷、道德或能力,而是看你和那些真正大佬们的距离。
如今的她,目標非常简洁明確。
跟紧唐宋,把工作做到极致,毫无保留地展现自己的价值与魅力。
可惜她的老闺蜜有点单纯,从来不会主动爭取什么,和唐宋在一起,也只是单纯的享受恋爱关係。
要不然,她们双剑合璧,肯定能风生水起。
不过.
沈玉言垂下眼睫。
对於她来说,徐晴始终占有不可动摇的位置,即便是唐宋也比不上她。
为了不伤害她,不伤害她们的感情,她暂时还不愿太快跨过那条线,给晴晴一点时间吧。
“叮铃铃一”
包包里的手机猛地震动,打断了她的思绪。
沈玉言掏出看了看,迅速接通电话,“餵?梦琳。”
“到哪儿了,玉言。”
她环顾四周,语气轻快道:“就在皇后大道上,离你们公司不到一百米。”
“太好了,我已经下楼了,沿著路往右边走,我很快就能看到你。”
“嗯,好,待会儿见。”
掛了电话,沈玉言长出口气,收起手机,继续向前。
没走几步,一道熟悉又略带陌生的身影便出现在她的视野中。
穿著一件灰蓝色西装裙,踩著细高跟,干练而成熟,很有国际都市白领的范儿。
“梦琳。”沈玉言唤了一声。
“玉言!”白梦琳扬起手臂,朝她热情地挥了挥。
接著又加快脚步,毫不犹豫地给了沈玉言一个大大的拥抱。
“好久不见,不愧是香江的金融精英,真是越来越有气场了。”
“哈哈,咱们沈校还是那么会说话。”
“那你决定好带我去哪吃了吗?”沈玉言笑著问道。
“我住的附近有一家茶餐厅,味道很地道,也挺符合你说的“有特色”的標准。”
“我千里迢迢跑来香江,你就打算带我吃街边店?是不是有点太寒我了?”
“你就说去不去吧?”
“去,当然去!”
一个热情的拥抱、短短几句调侃,便化解了三年多未见的生疏与距离。
此刻,在离家乡洛城1300公里外的香江,两人站在熙攘街头,仿佛找到了些高中时的亲密和友谊。
说著话,白梦琳熟练地打开手机打车。
没多久,一辆红色的土缓缓停在她们身前。
两人一同上了车。
车窗外是璀璨夜色与霓虹交错,车內则是一片轻鬆愜意的沉默。
沈玉言看著身旁的白梦琳,嘴角扬起笑意。
之前內心中的“衣锦还乡”、“出风头”,渐渐落了下去。
她们俩其实没什么仇怨。
相反,关係还很好,高二那年还当了一年同桌,老家住的也很近。
只是因为都很优秀,彼此之间难免有些隱隱的竞爭、別苗头。
如今,岁月沉淀过往,职场洗炼稜角。
再见面,那些年少时的矛盾和芥蒂,早已烟消云散。
留下的,只是回忆里的微笑与感慨。
白梦琳住在西营盘地铁站周围,距离新纪元广场只有两公里多。
不过因为是通勤高峰期,的士走走停停,车窗外是人潮汹涌的街头、亮著灯牌的小店和拥堵的车流。
好不容易,十多分钟后,车缓缓在一家街角的茶餐厅前停下。
“到了。”
白梦琳率先下车,带著沈玉言进了一家老字號茶餐厅。
店不大,装潢復古,墙上贴著泛黄的菜单和老港电影海报,空气中瀰漫著浓浓的奶茶香、蛋香和燉汤味。
人声鼎沸,夹杂著粤语和普通话,侍应穿梭其间,端盘、喊单,动作飞快。
两人在角落里找到个双人小桌。
拿著餐单说说笑笑好一阵,白梦琳用还算熟练的粤语点了餐。
不到十分钟,热腾腾的菜便陆续端上了桌。
黯然销魂饭,叉烧油亮微焦,搭配特调酱汁,香味扑鼻。
特色西多士,外皮炸得酥脆,表面淋著炼乳与黄油,甜香诱人。
在茶餐厅蒸腾的热气与人声中。
两人一边大快朵颐,一边聊起了这些年的经歷。
可能是独自在香江漂泊太久,白梦琳的话格外多。
话题也从生活聊到职场,从房租聊到香江的楼市泡沫,越说越起劲。
沈玉言安静地听著,时不时插两句,更多时候只是微笑点头。
渐渐拼凑出了这位老同学的详细信息。
白梦琳研究生是在香江中文大学读的金融学硕士,一年制授课型硕土,节奏很紧。
毕业已经两年多。
由於本科211、硕士中大,她虽然很努力但也没有机会进入那些梦寐以求的顶级外资、投行。
反而是国泰君安国际这样的中资券商香江分部,对內地背景友好,竞爭也稍低。
她工作非常努力,压力也很大。
上个月,终於从analyst(分析员)升为了associate(初级经理)。
沈玉言低头喝了口奶茶,眼神里闪过复杂的神色。
她原本就是想拉白梦琳入职容流,至少先从投资助理做起,靠关係可以给一个还不错的起点。
但现在听她这么一说,突然有点没底了。
白梦琳已经是中资头部券商的初级经理,再去私募做基础岗,未免有点不合適。
如果是她,大概率也不会愿意放弃熟悉的职场环境、好不容易的晋升,去博一个中小型私募的跳槽机会。
饭后,两人结帐走出茶餐厅。
夜色渐浓,街头灯火在潮湿的石板路上映出斑驳光影。
她们沿著西营盘第二街缓缓上行,路过一个个很有特色的小店。
拐进了一栋灰白色、外墙略显斑驳的的唐楼。
“我们这栋楼有60多年歷史了,总共有五层,我住四楼—”
白梦琳边说边上楼,脚步利落,语气自然。
钥匙插进门锁,一声轻响,门被推开。
白梦琳的合租室友,是一个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审计,每天加班到接近凌晨,
几乎见不到面。
这是一套625吹(58平)的两居室,空间虽不大,却打理得並井有条,整洁温馨。
各种家具家电都挺齐全。
沈玉言之前在小红书上看她晒过,倒也没有太过好奇。
“位置比较小,凑合一下。”
“挺温馨的啊,在香江,这已经算是不错的房子了吧。”
“差远了。”白梦琳轻笑,“也就比房好点。整套租金要一万七,我在主臥,所以分担了9300港幣。”
她靠在沙发上,有些感慨地说起自己这些年的居住经歷。
读研时,因为不能申请校內宿舍,她就在附近几条街合租过一间小臥室,跟同学挤在十平米的小空间里。
直到毕业工作稳定,才搬到这里,算是真正拥有了一点私人空间。
沈玉言听著,眼神微动,忽然问道:“梦琳,方便问一下你现在的薪资吗?”
白梦琳证了证,笑著道:“这有什么不方便的,base(基础月薪)是每月四万港幣,
bonus(年终)每年大概三到六个月,看绩效。”
“也就是说,年薪大概六十多万?”沈玉言快速算了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