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动画电影(1/2)
2000年,索尼之所以走上了相机之路完全靠著它的电子產业支撑。
主要產品也是数位相机。
相对比尼康和佳能这两家以相机起家的品牌,索尼真就如石仁建所说。
毕竟现在可是胶片机的巔峰。
数码时代还没有到来呢。
但这样的技术石仁建真的看不上吗?
別扯淡了。
如果有机会的话,石仁建愿意用他所有的资金收下这条对现在的索尼来说非常鸡肋的生產线。
“如果您愿意的话,我也愿意將索尼的技术引入我们中国。相信在中国庞大的市场中,能磨练出一款世界畅销的產品。”
石仁建小心的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能成功吗?
不可能。
但这是在显示自己的诉求。
当双方合作达到平衡时,就要考虑这件事了。
“你是一个合格的买家,不过这件事並不归我管,你应该去找產品经理。”
出井伸之笑的像一只老狐狸。
失望吗?
並没有。
后世依然存在的品牌,就说明不在出井伸之的裁汰名单里。
简单的对话,也是试探。
石仁建和池宇风知道了,出井伸之的目標一定不是奇蹟网络的股权。
不然不会在石仁建提起对相机感兴趣的时候不往下谈。
至少以现在的市值,奇蹟网络绝对有资格吃下索尼相机生產线。
“这次请你们二位一起前来,我想以个人名义拜託你们一件事。”
“您请说。”
“帮我拍一部电影。”
池宇风有些懵,拍电影跟他有什么关係?
但石仁建却反应过来了。
“动画电影。”
小声提醒他一句。
但旁边的商务女却忠实的將石仁建的提醒翻译给了出井伸之。
“石君说的没错,就是想请你们帮忙拍摄一部动画电影,就像池君之前在ps2工厂里展示的那样的精美的3d动画电影。”
从95年皮克斯的《玩具总动员》上映,代表著动画电影进入3d时代。
但发展的並不顺利。
相对比传统动画电影,3d动画电影的成本要高出不少,而且新兴行业,没有庞大的人才库可供选择。
但人才稀少这点对奇蹟网络来说,並不是什么难题。
早在98年奇蹟网络就有意识的吸纳3d动画师。
如今已经储存了多达500人的团队。
如果再算上池宇风为引擎部门招聘的300人的话。
团队规模能达到800人。
如果用来做动画的话,在这个年代算是降维打击。
而且……,还没算上外包呢。
“不知道,您打算拍摄什么?”
出井伸之却没有急著说出他的要求。
“你们应该调查过我对索尼的战略改革吧,正如我用了一天时间来研究你们奇蹟网络一样。”
这句话说得池宇风有些脸红。
真要说起来,如果不是石仁建拉著他查找出井伸之的资料,他今天可能就要直接过来了。
“我们能看到的也不过是报纸上显示的东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