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接风宴(1/2)
刘雪华想起来了,哥哥刚回来时接受过《大公报》记者的採访,他在採访中提到过,大陆並没有大家想像的那么可怕。
大陆人民很热情,很友好,剧组的各位同仁对自己也是极好的,带著自己去逛故宫、天坛、颐和园。
自己还登上了八达岭长城,也去了纪念馆拜祭。
除此之外,大陆电影人工作严谨,但並不刻板。
我们《霸王別姬》这部戏的出品人高远先生年仅21岁,你很难想像一个才21岁的年轻人在这部大製作中会起到多么重要的作用。
事实是,没有高远先生,就没有伟大作品的诞生。
高远先生叫我“哥哥”,我起初很诧异他为什么这么称呼我?
他跟我说,“哥哥”是尊称。
我感觉被他赚上了梁山。
但这个称呼我很喜欢。
这篇报导一出炉,立刻引起了巨大关注。
不仅仅是同行们的关注,香港的民眾们也都对大陆拍摄製作的这部影片感兴趣起来。
张国荣吹得这么邪乎,这到底是一部怎样的作品啊?
当然,刘雪华的也好奇。
她祖籍是京城人,5岁隨父母迁往香港,78年加入长城,那时候长城影业已经快散摊子了,歷史中她会於明年转入邵氏。
高远煽动了一下小翅膀无形中就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跡。
说起刘雪华来,60、70、80后的小伙伴们应该都不会陌生。
琼瑶的御用女主角。
由她主演的《几度夕阳红》大家可能不熟悉,但《海鸥飞处彩云飞》《哑妻》《雪珂》《青青河边草》大家一定不陌生。
三代人的记忆,三代男人心目中的女神。
都说刘雪华长了一张苦情脸,那是琼瑶剧演多了给观眾们留下的刻板印象。
其实她可苦情可巾幗,塑造性还是蛮高的。
此刻刘雪华正在好奇地打量高远,这个小弟弟有点帅啊。
傅奇打完一圈电话后对高远说道:“凤凰、新联、院线还有新华社香港分社都答应派人过来参加晚宴。小远,你准备如何做宣传?”
高远笑著说:“首先肯定是带著主创团队亮相首映式,我打算把双南的8条院线全跑一遍,给观眾们製造一个惊喜,让观眾们和主演们近距离接触一下。
另外,我们可以接受报纸採访,谈一谈这部戏的拍摄初衷,以及拍摄过程中发生的趣事。
当然,得左派的报纸才行。
我们有纪律的。”
“我当然知道你们有纪律……看来,你已经想得很周到了,我会按照你的方案做出妥善安排。”傅奇也一笑,道。
“多谢傅叔叔的支持。”高远客气了一句,从包里拿出一个剧本,递给他道:“小小礼物,不成敬意。”
他思来想去,还是把《无敌鸳鸯腿》带了过来。
这片子在內地拍摄意义不大。
受《太极》上映后爆火的影响,今年武侠片迎来了跟风潮,各电影製片厂一窝蜂地生產武打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