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黄河大侠(2/2)
高远忙不迭问道:“您就说,一共卖了多少钱啊?”
事关紫禁城影业能拿到多少发展资金,这孙子眼珠子都红了。
傅奇一笑,说道:“一共卖了430万美金。”
高远大体上算了算,按照当前的匯率,一美元兑换人民幣1.49元(数据出自於央行)。
也就是说,紫禁城影业能够动用的拍摄资金是640.7万元人民幣。
高远乐了,又问道:“这笔外匯款已经进国库了吧?”
傅奇点头道:“我和你石慧阿姨赶在年前回京,就是为了办这件事情的。钱已经进了国库,廖公很高兴啊,称讚你说,你一部片子能顶一个省的创匯额度。”
“哪有这么玄乎?”
“是真的,去年山东省全年的创匯也不过才370万美元。”
高远矜持地笑了笑,心里美滋滋的。
傅明宪在石慧腿上坐下,瞪大眼睛好奇地打量著高远。
石慧这时候说道:“实践证明,电影创匯,文化出海这条路是能够走得通的。小远,你这次给国家挣到了外匯,固然是一件好事,让廖公,以及更高层面的领导们讚不绝口。
但你小子也要提防有些人在背后捅刀子。”
闻言,高远笑不出来了,他问道:“怎么,我又触动谁的利益了吗?”
石慧一笑,点头道:“过完年没几天,我们见到了丁达明。老丁虽然没明著说,但话里话外透露著对我们帮你兜售《太极》海外版权的强烈不满。
他说,由国內製片厂拍摄製作的每一部影片,不论是在国內销售,还是往国外发行,这个权利都在中影手中。”
“这是拿话点咱们呢,意思是,咱们违反规则了,不应该越过他去私自出售海外发行权对吧?”高远问道。
石慧嗯了声,又道:“就是这么个意思,你的《太极》在大陆和港岛两地爆火,又成功售出了海外版权,引得一些人眼红了。”
傅奇接著道:“说到底就是一些人没有因此获得政绩,没沾上你《太极》的光,又被上面严厉批评了一顿,心里不平衡,脸上掛不住了。
相关领导指责中影,自改革开放二年以来,国產影片每年为国家创造外匯收入为69.6万美元,和7.3万协议美元,折合人民幣差不多130来万。
但为了把影片送出去,却费了近500万人民幣,支出大於收入,每年亏损300多万。
你想啊,领导指著老丁的鼻子报出这组数据来,老丁脸上能好看得了吗?”
“那他也不能因为被领导批评了,就记恨我啊。他自个儿没本事,甚至说中影那帮人都是废物点心,净干赔本儿的买卖,能怪得了谁?”
“倒不是说记恨你,他要是真记恨你,早就一封举报信把你告到相关部门去了。就像你阿姨说的那般,他就是眼红你取得的成绩了,也觉得没沾上你的光有些心理失衡,这才见到我俩后拿话挤兑我们。”
傅奇笑呵呵捧著杯子喝了口水,又道:“老丁不是个小心眼儿的人,他之所以死死攥著电影发行权不放,也是出於对中影广大干部职工利益著想的考虑。
再加上你现在独立掌控一家国有公司了,国家明確规定,给予你公司海外发行权,他即便对你有些意见,也不敢跟国家出台的政策规定拧著来。”
石慧这时候问道:“小远,你那部《霸王別姬》,会以紫禁城影业的名义跟我们合作吧?”
高远也喝口水,点头道:“是的,我这不就等著这笔外匯进了国库后,相关部门根据匯率用人民幣跟我结算嘛,只要钱一到帐,这个项目立刻上马。”
石慧点头表示明白。
高远问道:“对了傅叔叔,石阿姨,张国荣方面有没有提过电影片酬?”
傅奇笑著说:“他开价50万港幣。”
高远盘算盘算,道:“14万人民幣多一点,倒还合理。”
石慧说道:“这是他参演的第一部电影嘛,肯定不敢要高价,不像成龙,现如今以他的名气,没个300万港幣根本请不动他。”
高远乐了,心说300万算个嘚儿啊,后世李连杰参演陈可辛执导的《投名状》,友情价都敢开1个亿人民幣。
那些不要片酬,拍烂片把观眾当白痴糊弄,眼睛里却只盯著票房分成的流量明星更是不胜枚举,碧莲都不要了。
这里不点名。
比如鹿某晗、四字太子、坤坤、做头髮女明星的好闺蜜之类的。
垃圾!
高远说道:“这春节过完了,元宵节也过完了,是时候干点儿正事了,我这边加紧催著点部里,让领导把资金打过来。傅叔,您那边的资金……”
傅奇一笑,道:“回去后我就安排財务人员打到你的对公帐户上去。”
高远这才把包拿过来,取出一个本子递给傅奇,道:“新剧本,虽迟但到,这是我送给您二位迟来的新年礼物,请务必笑纳。”
傅奇哈哈大笑著接过来,揶揄他道:“你小子,不见兔子不撒鹰啊!”
高远也乐了,道“不见鬼子不掛弦儿!”
石慧白他一眼,道:“这话说的,把我和你傅叔当啥了?”
“口误,口误。”
石慧又道:“写了个什么故事?”
傅奇看了看封面,道:“《黄河大侠》,我给你念念故事梗概啊。
唐朝末年藩镇割据时期,西北黄河流域的段、柳、李诸王互相攻訐,欲独霸天下。
大侠马义身处三方纠葛之中,为奸人所害被毒瞎双眼,却凭一手高超剑法为民除害主持正义。
噝!
好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