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掘壕围城(2/2)
“小的一家都被韃子烧死了,小的只想投军,多杀几个韃子,为家人报仇雪恨!”
……
“各位父老乡亲,请起请起!”丹初说道:“赤军明日就举办粥厂,诸位可去粥厂求食。將来,赤军还要在武昌城外挖掘工事,届时还要倚仗诸位。若有愿意投军的,可到洪山大营处报名。”
眾饥民大喜,说道:“军爷大恩大德,小的没齿不忘!”
“等天军破了城,小的一定要上去助战,不杀几个韃子,小的誓不为人!”
……
遣走了饥民,眾人心情轻鬆不少。钱秉鐙说道:“民心可用,我军此番破城必矣。”
“破城应当没有问题,关键是要杀死鰲拜,全歼这支八旗兵。不然,又跟衡州之战、长沙之战一样,若让鰲拜跑了,又得劳师动眾组织大征伐。”
赤军连年大战,又骤增兵至三四十万,已经逼近民力的极限。这次在武昌困住鰲拜,若能大量歼灭清军,便可顺江而去,直取江西、南直隶两省。
“欲速则不达,”丹初说道:“这样,先派兵屯驻武昌周围,再纵兵扫清城外要隘,如鯰鱼套、长虹桥、双凤山等,逐步压缩包围圈,把鰲拜困在城內。”
“若是在城外掘壕围困武昌,需要挖多长的壕沟?”
武昌濒临长江,城外有东湖、沙湖塘等,可为赤军围城提供方便。但武昌是湖广首府,又是长江中游锁钥,城大墙高,要想在城外掘壕围困,要耗费绝大的人力、物力。
考虑到地形,顾及到清军的城防火炮,壕沟长度要比城墙长度长得多,一般至少得是城墙周长的四五倍。
“壕沟用来围困城池,就得十分严密。儘管有长江可资藉助,城外壕沟也总得五十里以上。按照一丈深、两丈宽的话,土方量惊人,非三个月不能完工。”作战局长何肇基经验丰富,说道。
“韃子多马队,一人带一捆草料,很快就能填平壕沟。壕沟至少得一丈深、三丈宽,韃子突围时,我军才能反应过来。”
“就是不知道,鰲拜是死守武昌,还是让城突围?”
“有屯齐前车之鑑,想必鰲拜也不敢轻易突围。”
……
眾人討论良久,丹初决议掘壕围城,说道:“召集饥民、义师挖掘壕沟围城,深一丈、宽三丈,每一里筑有烽火台,每二里筑一小营,每五里筑一大营。
“先派一支陆师渡江,攻取汉阳、汉口,略汉川、孝感等地,取银钱粮米以资军用。水师先取天兴洲,严密封锁长江,不使一船一帆接济韃子。
“待韃子粮尽,再破城与韃子血战,不使一名韃子漏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