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民心所向,则无所不可(2/2)
赤军亦不相让,亲一协、步十二协的敢死队各自逞勇,谁也不肯退后,作战意志特別顽强。特別是刘体纯,身后跟著一队標兵,多为大顺军老卒,个个以一敌十,渐渐越过城墙缺口,眼看就要突入城內。
关键时刻,沈永忠驱使家丁反攻。在明末清初的汉族军队中,家丁是將领的私兵,堪称是最精锐的亲兵,比標兵还要精锐许多。
清军以眾欺寡,又派上了最精锐的家丁,赤军渐渐不支。
丹初在阵后看的真切,下令鸣金退兵,免得增加伤亡。刘体纯攻城时表现英勇,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战后立即召见。
在大顺军余部中,刘体纯堪称是最为特立独行的一位大將。他表字子贞,绰號“二虎”,坚决抗清,与降清的田见秀、吴汝义、张鼐等人分道扬鑣;反对归顺南明,又和袁宗第、李赤心、高必正等人分手。
刘体纯试图继承李自成的遗志,继续竖立大顺政权的旗帜。他曾返回商洛,也曾进入湖南,皆败北,最终进入夔东,堪称是夔东十三家的倡导者、夔东抗清基地的创始人。
不过,刘体纯在大顺军中地位不高,原是右营主將袁宗第的部將,大顺建国时封光山伯、右营果毅將军。他在大顺军同袍中威望不高,號召力不强,缺少独当一面的能力。永历元年时,刘体纯最终接受了永历朝廷的封爵,最初受封为平西侯,永历四年晋封皖国公。
“久闻子贞擅使火器,刚才使用火弹逼退韃子,几乎攻入城內,令人刮目相看。”丹初讚不绝口,看到刘体纯盔甲已经破损,隨即令亲兵取来一套明甲,说道:“本藩作大將时,常披这套明甲衝锋陷阵。宝甲赠英雄,今日,本藩就把它赠与子贞。”
这是至高无上的恩赏,刘体纯却不敢接受,说道:“这是国主亲用的盔甲,卑將不敢僭越。”
“无妨。说来惭愧,本藩自膺任国主,已鲜少亲冒矢石。这套盔甲留在这里,终是浪费了。”
“盔甲为战场护身所用,岂可须臾离身?国主,请收回成命。”
“哈哈,”丹初笑道:“本藩还有套金甲,不常在战场上穿戴。何况,本藩想要盔甲,隨时皆有。”
第十二协多由大顺军、义师改编而来,装备並不好。刘体纯贵为標统,盔甲已经破损,还没来得及修葺。
左右纷纷劝告,刘体纯终於接受,当场换上新甲,大小轻重正好合適。真是人靠衣装马靠鞍,刘体纯换了盔甲,人都显得精神了几分。
“听说子贞心气甚高,原本连朝廷的官爵也不稀罕。如今,子贞诚心归顺赤军,本藩甚是高兴。今日子贞带队衝锋陷阵,如同子龙再世,韃子纷纷披靡。本藩又得一大將矣。”丹初並未提及刚才的失利,反而把刘体纯夸了一顿。
“不敢隱瞒国主,”刘体纯態度诚恳,说道:“卑將原是陕军之后,世世代代为朝廷卖命,家里却穷得揭不开锅。后来追隨先王日久,对朝廷愈加失望。今番见到国主,卑將得遇名主,死而无憾矣。”
“哦?”丹初一笑,问道:“依你看,自成当年为什么能够攻入京师?”
刘体纯不敢称李自成为先帝,却执著地称他为先王,说道:“先王关爱百姓,得民心,身先士卒,得军心,遂能击败明军,据有京师。国主著佃纳粮,解放贱民,比先王更进一步,使天下百姓再无衣食之苦。凭此,卑將將誓死拥戴国主,国主必能驱除韃虏,恢復中原。”
“嗯,”丹初心中暗自讚许,觉得刘体纯看似粗莽,其实心细如髮,见识高远,真是个將帅之才,將来当著意培养。
“民心所向,则无所不可。自成以民心破京师,本藩亦当以民心破长沙,不必非要强攻长沙。”丹初在城外督战,看得真切,心中已有破敌之策。
具体来说,就是调遣辅兵,发动义师、义民,在湘春门外堆土为山,高与城墙平齐,甚至略高於城墙,近与城墙相距一百步,既有利於发扬火力,又可避开敌军的弓箭、鸟銃。
土山既成,赤军便可在山上布设火炮、步枪手,压制守军。敢死队攻城时,步枪手居高临下,亦可提供有效的掩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