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天赐不取,必受其咎(2/2)
“自然是归佥都督。”
丹初欲擒故纵,说道:“兹事体大,我得与幕客商量商量,方好做出决断。老兄就在寅宾馆休息一晚,明日等我答复,如何?”遣走赵弘源,丹初立即召集亲信,商议应对之策。
右参军方以智力赞其事,说道:“南宁地居冲要,势所必争,郁江沿岸多良田,堪称根据之地。大帅有志于南宁久矣,陈邦傅遣使请兵,此乃天赐之机,不可错失。”
方以智见多识广,满腹经纶,战略眼光一流,但难以胜任繁务。丹初知人善任,在大事方针上常常倚重方以智的意见。
左参军俞厚基精力充沛,处事果断,执行力强,是个行政干才,在处理繁杂冗务上颇有一手,让丹初省心不少。
俞厚基持保留意见,问丹初道:“大帅欲夺南宁,就得借道浔州,跨越六百多里与徐彪交战。粮道的安全,得寄希望于陈邦傅。就算我军夺下了南宁,也被陈邦傅分隔成两部分,难以联成一气。”
“大帅夺下南宁后,会放弃永安、昭平吗?”亲兵标副标统冯琳问道。
丹初略一沉吟,说道:“永安是我军成军之地,也是我们的福地。就算夺下了南宁,我也不打算放弃永安。”
还有人自作聪明,说道:“兵法曰,远交近攻。陈邦傅心术不正,会不会趁我军与徐彪打得两败俱伤之际,坐收渔翁之利?”
“不然,”方以智对进攻南宁很热心,反驳道:“南宁为根据之地,地处后方,更为安全。大帅夺下南宁后,可把总兵府,乃至将士家眷、永安大学、军器局、铁器局迁往南宁。
“至于陈邦傅,其实不足无虑。此人虽居国公,却只知媚上,兵马无战斗之志,百姓无归附之心。他连徐彪这种土贼都打不过,对我昭永军更无威胁。”
他停顿一下,继续说道:“广西耕地本就不多,最大的平原在浔州,其次为南宁。陈邦傅居心叵测,却长期霸占着浔州府,大帅岂无意乎?”
是啊,做大事者,何必瞻前顾后?陈邦傅若敢有贰心,正可趁机夺取浔州,把永安、南宁联成一片。有了南宁、浔州的钱粮人口,未来可期矣!
丹初会心一笑,问魏国松道:“老魏,你怎么看?”
步兵第一标标统魏国松在军中资历最老,曾与丹初并肩担任队长。丹初若要与徐彪交战,必须倚重魏国松。
他不想浪费口舌,说道:“两位参军负责出谋划策,大帅负责决断,某负责领兵出战。只要大帅一声令下,步兵第一标必听令而行,决无二话。”
“好!天赐不取,反受其咎!”丹初毅然做出决断:“湖南战局看似良好,其实隐藏着莫大的危机。江西的豫国公孤立无援,前景更加黯淡。一旦丢了湖南、江西,清虏将无后顾之忧,直入岭南。留给昭永军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我们必须抓住这次机会,必须夺取南宁。”
既已定计,丹初不容他人质疑,当场便开始部署机宜。此番南下作战,出动亲兵标、步兵第一标、辅兵标,留步兵第二标镇守永安、昭平、五屯。
大军定于五日后拔营,粮草军械向陈邦傅百般索取,自不必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