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大魔头在扩张(2/2)
“东北那边一串狐狸皮能卖个四千,主要是俄罗斯那边收得多,俄罗斯的贸易公司也是二道贩子,在俄罗斯加工之后,也是卖到北欧、东欧还有波罗的海国家。法国人主要是从日本人手里买原料加工,英国人则是在香江有代理商。”
“那我叔叔的意思是做葡萄牙的生意?”
“先打开销路嘛,葡萄牙的生意只要打开,就能做葡语区的生意,主要目的还是巴西。”
“能做?”
“肯定能的。皮草和皮革制品在国际上一直就是大头,像牛皮、猪皮这种都是销量很大的。也就是现在蟒蛇皮、鳄鱼皮管得严,不然以前还能从南美洲进口一种绿皮蟒蛇的皮子,现在走私的多,价格比东南亚的便宜。”
老房头对这一块也挺熟,国内现在库存的蟒蛇皮是不够普及乐器的,单一个二胡就不够。
一般走私的也都是能人,这种偏门跟“黄赌毒”还不一样,讲起来风险其实没多大。
跟走私象牙、木材、犀牛角啥的差不多。
张大安因为不太清楚价格,跟房大桥聊了一下才知道,高档一点的狗皮制品,一副手套算下来也要几百块到几千块。
当然折算成欧元或者美元,那又算不得什么。
对于能打得起高尔夫球的人来说,几十美元还是几百美元,那才几个钱。
唯一问题就是卖出去比较难,本来张大安的想法是找个代理商拉倒,现在看行情潜力不小,便想着倒不如自己做个品牌好了。
然后出口转内销。
这年头已经流行取个洋品牌名字来赚国内土老板钞票的路数了,基本上集中在家居用品、厨卫用品、服饰用品以及洋酒上。
目前就是江口省的吴都市和岭东省的禅城市玩得最溜,不过也是跟着版本走的,两边起家的老板,在几十年前不是给人当司机就是给人站岗,要不也是个通讯员。
秘书,也是通讯员。
所以这一块的衰退,也有一个时间线,基本上那都是歼二零起飞之后,就逐渐一路走低。
像张正东这样自己搞产业而不是有“高人”指点的,算是少数。
严格来说,张叔叔至今没有跟以前的老首长有任何利益来去,邱建民这种也算在其中。
“嘿,那这样,既然可以搞,那就大搞特搞,十九万只狗的存栏量,没什么意思。十倍,再加十万,两百万只存栏量。弄个‘犬类产品事业部’,除了丰邑县那里肉用狗,顺便把宠物犬的产品也做一做。”
“资金从哪里出?”
“我个人出资吧。”
“好,我稍后拉一下人手。”
老房头问资金来源,那是因为“狗肉”属于争议性词汇,争议性的东西,尽可能不影响公司最好。
当然已经闹掰了,那没办法。
比如说“张安系”的公司、工厂、学校,统一都是没有民族餐厅的,一间都没有,直接在招工招生简章中注明了只有“汉灶”。
全长三角独一份这么干的,为了这点儿事情闹了不知道多少风波出来,结果没啥鸟用。
老板依然我行我素,搞得现在“张安系”的供应链企业中,也都是这么干。
没办法,你得拍马屁啊,不拍“三连状元”的马屁怎么行?
万一你跟“张安系”不一样,那是不是说对“三连状元”有意见?
因为影响相当恶劣,官司打到了京城,结果张大安还是硬顶,要么“张安系”全部关门,要么我继续。
二选一。
你爱选不选,爱来不来。
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是因为“狗肉”又招来一堆假“动物保护组织”,实则邪教份子的苍蝇,那又要鸡飞狗跳、焦头烂额。
老房头对这些敏感问题是慎之又慎。
他最庆幸的是至少公司里面没有国际上乱七八糟的女权主义、少数群体主义等等问题,否则劳务支出和法务支出,搞不好双双上涨。
不过有一点他很确信,就老板那鸟样,活到四十岁问题不大,他这样的老东西,到那个时候也就不用操心了。
毕竟老汉我早已退休!
至于现在嘛,年薪百万怎么可以不干活?!
老板吩咐要给他叔叔继续拓展业务,那么活儿就得做得漂亮一样,趁着老板还没离开,老房头翻了一份文件出来,然后递给了张大安:“老板,那顺便事情的,这家公司可以盘下来。”
“噢?”
张总教头接过文件,翻了翻,“旅游公司?”
“之前就听说国际旅游业务会有调整,政务院新公布了《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明确了一些内容,比如说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组织中国公民,到旅游行政部门公布的出国旅游的目的地国家以外的国家旅游。”
“跟我们没啥关系吧?”
“这个跟我们没啥关系,但是经营出国旅游业务,需要满足一些条件。老板现在国际业务越来越大,还不如直接搞个旅行社。”
“也对。”
张大安点了点头,手中翻看的文件,其实就是一家旅行社的介绍,经营状况其实非常良好,财务也相当健康,但不得不卖。
为什么?
因为胡家占股百分之十一。
就这么简单。
其余股东赶着卖给张大安,但因为规模太小,见不到张大安本人,所以托关系找到了房大桥,希望帮帮忙收了。
恰好政务院公布了《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下半年就开始施行,这里面有几个点还是很重要,那就是出国旅游业务的经营条件,需要取得国际旅行社资格满一年;经营入境旅游业务有突出业绩;经营期间无重大违法行为和重大服务质量问题。
未经旅游行政部门批准取得出国旅游业务经营资格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经营或以商务、考察、培训等方式变相经营出国旅游业务。
其实禁止的那一部分,一直以来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还有出国留学这个业务呢。
现在公布新的管理办法,本质上来说,跟老百姓关系其实不大,以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以后也差不多还是如此。
主要是盯着“考察”,讲白了以前动不动包机出国考察,以后这些钱,那就得自己掏腰包了。
算是个狠活儿,会有一段时间的“官不聊生”。
等过一阵子自然另外有办法出来。
下有对策嘛。
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种最基本的斗法,那已经贯穿了几千年,也不差这十几二十年的。
正如历朝历代都有类似《不第后赋菊》的,也有“敢笑黄巢不丈夫”的,像张大安这种“反贼”类型生物,并不鲜见,偶尔搞一个区域性的“天街踏尽公卿骨”,完全不算什么。
横竖现在京城那边也批了一个“且填词去”,张总教头在主动不第后,也算是“奉旨填词”,偶尔“填人”,全看需要。
填了人整点儿薯条,一家旅游公司,就是个佐餐之物,跟正经的大餐比起来,微不足道。
“正好东南亚的业务要拓展一下,让他们把内部跟胡家有关系的剔除,剩下的能用则用。”
“好,我来办。”
老房头业务娴熟,要的就是老板点个头,之后再签个字。
跟外界那些不明就里的不同,老房头很清楚自家老板那是造了不少人的反,风险是大了一些,可是利润真的很高啊。
尤其是跟别家旅游公司不同,因为有互联网基因,即便很多旅行社都开辟了互联网订票渠道,可正经能高效率反馈的,其实一家都没有。
基本上还都处于“抢黄牛票”“抢打折机票”“刷信用卡增值服务”“刷重要客户会员卡服务”等等业务的范畴,当然也包括一部分“套现”“串货”“套餐更换”等等非法业务。
因此在《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中,还明确了组团社应当维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
听着好像是一句废话,但性质变了,现在进阶到了“有法可依”的阶段,至于说执行阶段如何,那再看。
但是其中一些能积攒口碑的规定,对“张安系”这种严格遵守《劳动法》的企业来讲,是能做长久买卖的。
比如说组团社向旅游者提供的出国旅游服务信息必须真实可靠,不得作虚假宣传,报价不得低于成本。
再比如说组团社经营出国旅游业务,应当与旅游者订立书面旅游合同。
还有像旅游合同应当包括旅游起止时间、行程路线、价格、食宿、交通以及违约责任等内容。
将来如果说改组成“张安旅游”还是什么,好处多多,首先就是“张安系”的员工本身就是优质客户;其次“张安教育”名下的各校学员、学生家庭是潜力优质客户群;最后自然是各种服务内容,都可以做成“张安工业联盟”的增值服务。
像线上订票系统的开发,那就是“张小白科技有限公司”的业务;像酒店用品,可以直接投放在丰邑县做一个酒店用品生产基地;其余车辆使用什么的,更是可以直接从物流部门甚至去丰邑县招“丰邑把式”来培训。
老房头对于将来自己的退休生活,那还是有想法的,退休了找哪个旅游公司都不如找老板家的。
吃住放心不说,而且包vip的。
老板自己无所叼谓,那是因为老板年轻,他现在买私人飞机去撞高楼大厦都没问题,他年薪百万可买不起私人飞机,混个商务舱头等舱就不错了。
至于为什么在讨论老板叔叔卖狗肉的时候,把这个东西拿出来给老板过目,那是因为过两天老房头就会去一趟丰邑县,然后跟老板叔叔讨论相关产业以及人员培训的事情。
拍马屁嘛,简单粗暴地拍,不可能拍出关长生关总的水平和韵味,这条赛道的尽头,关总是无敌的;迂回战术、反复穿插的拍,那就是属于技术流,是润物细无声。
这一块,老房头打算挑战一下自己。
顺便也把豫章省的老朋友们带着一起吃肉,让老板叔叔在事业上爆发出一波又一波的高潮,这样的马屁,那还是很香。
揣摩上意得练。
以前揣摩老头子,那些经验没鸟用;现在揣摩年轻人,而且还是个可能心理上比较变态的年轻人,那就得看个人的努力了。
不过这不妨碍老房头有条不紊地把技术流马屁推进下去,他掐指一算,按照老板在济城的大明湖畔搞了一个酒店旅游专业的学校,那肯定是要有实习地的,最不济也得有个实习点。
刚巧因为丰邑县的业务现在量比较大,老房头就等着旅游公司收购完成之前,先在丰邑县搞个“张安系”的接待酒店,然后做成样版酒店,方便学生们过来实习。
对老板叔叔来说,那肯定是拍手欢迎。
这马屁,不就有了么,还不着痕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