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粮尽援绝建奴泣血(下)(1/2)
第246章 粮尽援绝建奴泣血(下)
十一月份,京师也开始冰封了。
以往这个时节京师多少要受点影响,作坊厂房那都可能因为原材料供应的问题减产乃至停产,平民百姓大多也会选择窝在家里,街上的行人那也会日渐减少。
不过,今年却不一样了。
皆因轨道车都铺展开来了,海河入海口、运粮河入海口、滦河入海口等处的码头也修建好了,破冰船也全都配上了。
这会儿不管哪里的原材料那都可以用致远商船运到海河入海口码头,而后用马拉轨道车拉到京师,原材料的供应已然不受冰天雪地的影响了。
至于京师百姓,那也早已习惯了坐马拉轨道车,街上的行人那是一点没变少,沿街商铺的生意那也是一点都没受影响。
不过,随着天气日渐变冷,有个问题也必须解决才行。
这天上午巳时许,朱觉便带着郑芝龙、王承恩和方正化一行来到了皇城东安门外,坐上了专门为他们备好的马拉轨道车,直奔东外城的战车厂而去。
不过,他并不是去看战车的,这会儿战车厂那都变成马拉轨道车厂了,武钢战车那都已经停产了。
皆因武钢战车都已经造足了两万辆了,足够装备四十万车兵了。
这会儿京营车兵加辽东车兵总共才二十八万呢,他们就连四十万之数都凑不够,东外城校场和东北外城校场还摆了六千辆武钢战车呢,这武钢战车暂时是不用造了。
他也懒得去建轨道车厂了,战车厂稍微改造一下那就能造马拉轨道车了,关键这样还节省了大把的时间,轨道车研制出来那就可以开始大批量的造了。
此时的战车厂里面那是各种各样的马拉轨道车都有,有专门拉矿石的、有专门拉货的、有专门拉人的,有载重一万斤的、有载重两万斤的、有载重三万斤的等等,十个厂房里造的马拉轨道车还都不一样。
朱觉那是直接带着一行人来到了专门造客运轨道车的厂房里。
因为这会儿天气是越来越冷了,车里坐再多的人那还是冷。
这虽然不是什么大问题,却是让他想到了一个东西。
其实,这东西后世就不稀奇。
说白了,这东西就是煤炉子。
不过,这会儿大明却貌似没有煤炉子!
皆因以前大明对盐铁实施严格管控,民间想多打点菜刀和农具都没有足够的铁,自然也没有铁来做煤炉子。
且煤烟气还是有毒的,能把人都熏死,如果不是完全密封的煤炉子,那放屋子里就是个巨大的隐患,一不小心那就会煤气中毒。
是故,大明虽然早就开始开采煤炭了,但煤炭大多都是用在冶炼上或者说大打铁制铜器等作坊里,平民百姓那是很少用这东西的。
现如今平民百姓烧火做饭用得基本都是柴火。
这一个两个人烧柴火还没什么,成千上万人烧柴火那也没什么,但是,上十万、上百万、乃至几百万人烧柴火,那可就比较的恐怖了。
京师四周方圆几十里那基本都没树了,皆因烧柴火的人太多了。
且柴火比煤还贵三四倍,因为烧柴火还产生了樵夫这个行当呢,樵夫为了赚钱养家,那可不管什么水土保持乃至生态环境保护什么的,哪里有树,他们就会去砍,砍完树枝砍主干!
原本京师还只是百来万人口呢,那都把方圆几十里的树给烧光了。
现如今京师人口可是四五百万了,如果让所有人家还是用柴火来生火做饭,那估计燕山南面的树都坚持不了多久!
是故,他想到了推广煤炉子。
这样不但能减少树木的砍伐,还能赚钱呢,煤炉子本身就能赚钱,煤炉子再一推广开来,开采煤炭那也会变成一个相当赚钱的行当。
至于樵夫,完全可以让他们全部去挖煤,这活计虽然脏点累点,那可比砍柴赚钱多了。
朱觉正琢磨着呢,专门造客运轨道车的厂房那都到了。
毕懋康、宋应星和宋应昇等那是连忙带着门生迎上来,拱手躬身行礼。
其实,他们多少都有点莫名其妙,皆因陛下让他们研制的东西也太简单了,也就是个煤炉子而已。
虽然这煤炉子还得做到密封,且还得带上薄铁皮的烟囱,但这个对于现如今的加工水平来说那都不是个事。
很快,他们就带着朱觉来到了一个客运轨道车上,这里面就装了个新研制出来的煤炉子,且都已经烧上煤炭了,整个车厢里面那是热得很。
这倒不是因为煤炉子有多猛,关键厂房里本来就装了暖气,这车厢里再装个煤炉子一烧,那温度肯定瞬间飙升。
朱觉那都热得忍不住扒下了厚重的外套,这才俯身细看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