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四海之內皆兄弟(2/2)
张侍郎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陛下!”
有人急报,“倭国派来的使者,在路上出事了!”
“他们的船在东海遇到风暴,”
那人说,“漂到了我们的海岸。”
朱瞻基立即下令:“速速派人救援!”
很快,倭国使者就被救了上来。
“多谢大明天子仁慈。”
使者感激地说。
朱瞻基不仅安排他们修整,还派人护送他们回国。
这件事传回倭国后,倭国天皇特意派人来致谢。
“大明天子真是宽仁。”
倭国使者说,“不光对自己的子民好,对他国之人也这般照顾。”
朱瞻基说:“四海之內皆兄弟。”
这句话很快传遍了周边各国。
“陛下……”
张侍郎感嘆,“您这一句话,胜过千军万马。”
正说著,突然又有消息传来。
“陛下!”
礼部尚书急匆匆地进来,“有个麻烦事……”
“什么麻烦事?”
朱瞻基问。
“是关於科举的……”
礼部尚书说,“今年的会试,出了点状况。”
原来,由於朱瞻基改革科举,鼓励天下士子参考,今年的考生比往年多了许多。
“这不是好事吗?”
朱瞻基说。
“是好事,但是……”
礼部尚书为难地说,“考场不够用了。”
朱瞻基想了想:“临时搭建考棚。”
“已经在搭了,可是……”
“可是什么?”
“有些考生家境贫寒,”
礼部尚书说,“住不起京城的客栈。”
朱瞻基立即明白了问题所在。
“传旨,”
他说,“命京城各个寺庙开放住宿,供考生暂住。”
“这……合適吗?”
“有什么不合適?”
朱瞻基说,“寺庙本就是济世利人的地方。”
不仅如此,他还下令:对特別贫困的考生,朝廷给予適当补助。
“陛下,”
有大臣说,“这样会不会太宽鬆了?”
朱瞻基反问:“你们觉得,治国最重要的是什么?”
“是人才。”
朱瞻基说,“我寧可多些钱,也不能让好苗子因为贫穷而失去机会。”
这个决定一出,立即在考生中引起轰动。
“大明天子真是爱惜人才啊!”
他们感嘆。
很快,会试开始了。
这一次,果然人才辈出。
“陛下!”
礼部尚书兴奋地说,“今年的考卷质量特別好!”
“哦?说说看。”
“有个叫王守仁的,”
礼部尚书说,“他的文章特別出色。”
“拿来我看看。”
朱瞻基仔细看完王守仁的考卷,连连点头:“好!这才是真才实学!”
殿试时,朱瞻基特意问了王守仁几个问题。
“陛下问得真是太深奥了,”
大臣们说,“这小子肯定答不上来。”
但王守仁不慌不忙,对答如流。
朱瞻基很满意:“不错!朕问的都是实际问题,你却能说出这么多真知灼见。”
最后,王守仁果然高中状元。
“陛下,”
礼部尚书说,“今年的状元,是从那些贫寒考生中脱颖而出的。”
朱瞻基笑了:“这不正好证明了朕的决定是对的吗?”
就在这时,突然传来一个消息。
“陛下!”
有人急报,“西域来的学生,和京城的学生打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