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九华山受戒(2/2)
地藏王菩萨走下莲台,拍著玄儒的脑袋道:“善,大善!”
地藏王菩萨合掌皈依道:“如此说来,我便收你,你可愿意剃髮削尘,
做个僧人?”
玄儒拜道:“本就想离家斩断尘缘,一心求道,如今学儒,家与国皆失,已然了无牵掛,愿意剃度!”
地藏王菩萨笑道:“好,为师这便为你剃度!”
剃度繁琐,有导引、启白、请师、开导、请圣、辞谢四恩、懺悔、灌顶剃髮等序。
诸般繁琐再不用提,地藏王菩萨在此,又哪需要这些?
只见地藏王菩萨招手,便有一把剃刀出现手中,走到玄儒面前。
地藏王菩萨念诵经文过后,开始为玄儒剃度:
“人发,人之烦恼与谬误习气,当除!”
“人发,人间那骄傲怠慢之心,当消!”
“人发,一切人世之尘缘牵掛,当斩!”
等到剃髮之后,地藏王菩萨合掌道:“烦恼已除,我不与你点劫戒疤,
汉地之人才会点这戒疤,我再与你受戒,你且听好!”
玄儒磕头道:“都全数听菩萨的!”
地藏王菩萨道:“我佛戒律,有沙弥戒和比丘戒,你都要受之!另有菩萨戒,你可愿意受?”
玄儒道:“不知,都听菩萨的!”
地藏王菩萨笑道:“我先与你细细讲来。”
“这沙弥戒,是小和尚受的,勤策、息慈乃是沙弥!年未及二十!“
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著鬟好香涂身、不歌舞唱使亦不往观听、不坐臥高广大床、不非时食、不捉持金银宝物。
这十戒,就是沙弥戒。
而八戒也是十戒当中的一部分,乃是信徒所持,也就是那些不是和尚,
没有出家但又信佛的人所修行的。
其中確实是有不少导人向善的,比如淫邪,就有不少世人犯了。
无尘在一旁听著,微微摇头。
戒律多多,也不知有几人守之。
地藏王菩萨又道:“这比丘戒,乃有二百五十条之多!乃是真僧人所修持,你需得受这两种戒!”
玄儒点头,隨后由地藏王菩萨受戒,真正入了佛门。
地藏王菩萨道:”你既然入了我释教,便不叫玄儒,改叫玄僧,再於你个法名,叫渡济,可好?”
玄僧合掌皈依道:“阿弥陀佛,弟子玄僧,拜见菩萨。“
无尘当即走出,说道:“且慢,玄僧,你左手的腾木子可还在?“
玄僧摘不下这木鐲子,自然是常常戴著,將手腕露了出来,给无尘看。
无尘点头又道:“如今儒生已死,上清精还不速速归位!”
言罢,玄僧的衣袍之中飞出一物,乃是一支毛笔。
是无尘曾经化作的“蔡师』送给“玄儒”的。
这笔化作一道光,落入到了玄僧的木鐲子中,再不復见。
玄僧正想破口,却恍惚察觉,自己今年二十七岁,人也已经快跨入中年,又受了戒律,所以不再言语。
那光没入手鐲中后,当即就亮起一道光,有些清光闪烁,边缘处有著金光。
无尘笑道:“这鐲子是个宝贝,上有三宝,等你集齐以后,自知妙处,
这第一宝是我给你的,剩下二宝,却要让你自己来找了!“
玄僧合掌道:“我为何要去找这三宝?”
无尘笑道:“与你有缘!”
玄僧摇头道:“我道无缘。”
无尘不反驳,只是说道:“三宝集齐,方可普渡眾生,重返上界!”
玄僧皈依:“阿弥陀佛,合该与我有缘。”
地藏王菩萨见他们说完,又接著说道:“既然已经为你受了上述两种戒律,还有这最后一菩萨戒,乃我地藏王菩萨为你亲自所受!你可愿受?”
玄僧问道:“受来何用?”
菩萨道:“菩萨戒乃为诸佛之本源、菩萨之根本、诸佛子之根本!”
“受持菩萨戒者,十方诸佛慰念守护;临命终时,正见心欢喜;所生之处与诸菩萨为友;功德多聚,戒度成就;今世后世性戒福慧圆满!有此五种益处。”
菩萨戒涵盖了七眾戒,而又超胜一切戒。
因此,凡是发菩提心的佛弟子,不论出家、在家,均可受持。
玄僧皈依道:“愿意受之!”
地藏王菩萨点头道:“既然如此,这小乘声闻戒律,有六重二十八轻;
这菩萨大乘戒律,有十重四十八轻!”
“小乘七聚戒中,造恶是有罪的,不积极修善是无罪的;”
“而菩萨戒则既要『止恶”,也要积极“行善』。”
无尘听了,也道其可。
“再者,小乘戒中,意业造恶,若不付诸行动,不算有罪。“
“但是在菩萨戒中,恶念一生,即是犯罪!因而严格收摄六根,成为菩萨的『心地戒』。”
简单来说就是,常人论跡不论心便好,而受了菩萨戒的人,不仅论跡,
更是论心。
佛教虽然戒律眾多,但对於某些苛刻的戒律,是给足了人选择的机会的除了必须要遵守的戒律,其他的律,你愿意守便守,不愿就算了。
但遵守这些『菩萨戒』的,自然有遵守的好处,不消多言。
而实践菩萨道为成佛的正因,如能立下『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提愿心,则人人皆可成为『菩萨”。
地藏王菩萨发了大宏愿,也是切切实实地在做这些事,所以由这位菩萨来给玄僧受戒,乃是一等一的重视。
玄僧听完,隨即说道:“既然如此,弟子愿意受菩萨戒!”
地藏王笑道:“若你当真能修持之,日后必是一位菩萨高人!”
今日起,玄儒已经死了,留下来的,便是玄僧。
事后无尘便告別了地藏王,將玄僧留在这九华山上修行地藏法门。
这一次可不像是在凡俗修儒一样,不仅教他佛法,地藏王菩萨更是把家底都拿出来给玄僧。
地藏妙法,全都规划好,交给他来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