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耸人听闻的故事(1/2)
第359章 耸人听闻的故事
“歷朝歷代十大孝子第六名,朱寿昌。』
朱寿昌,字康叔,扬州天长秦栏里人。』
其父为宋仁年间,工部侍郎朱巽。』
朱寿昌是庶出子,其母刘氏是朱巽之妾。』
朱寿昌幼时,刘氏被朱巽遗弃,从此,母子分离。』
“这种事情在古代,太正常不过了。”赵清然感慨“有权有势的男人,身边从来不缺少女人。”
“所以看不上的时候,直接拋弃掉,完全就是稀鬆平常之事。”
他喷喷两声“不仅仅是古代,现代世界里也是一样。”
“大部分女人都是被渣男跟黄毛突击的,被拋弃后找老实人接盘。”
“只能说她们是生活在了一个好时代。”
“换做古代,早就该倒霉了。”
天幕继续播放。
朱寿昌长成之后,荫袭父亲的功名,出而为官。』
“几十年的仕途颇为顺利。』
先后做过陕州荆南通荆,岳州知州,閬州知州等。』
然而他一直未得与生母团聚,思念之心蒙縈於怀,以至於饮食罕御酒肉,
言輒流涕。』
母子分离后的五十年间,他四方打听生母下落,均杳无音讯。
为此他烧香拜佛,並依照佛法,灼背烧顶,以示虔诚。』
宋熙寧初年,听人传说他母亲流落陕西一带,嫁为民妻。』
朱寿昌文刺血书写《金刚经》,並辞去官职,与家人远別,千里迢迢,往陕西一带寻母。』
精诚所至,朱寿昌终於在同州找到了自己的生身母亲。』
当年母子分离时,寿昌尚年幼,五十年后重逢,老母已七十有余,寿昌也年过半百了。』
原来,寿昌母刘氏离开朱家以后,改嫁党氏,又有子女数人。』
朱寿昌视之如亲弟妹,全部接回家中供养。』
101看书101??????.??????全手打无错站
有人將朱寿昌弃官寻母之事,上奏宋神宗赵项。”
宋神宗得知朱寿昌事后,责令復原职。
2
“同时,名士公卿如苏軾,王安石等,爭相用诗文讚美其事。』
朱寿昌弃官千里寻母之事遍传天下,孝子之名得於遐邇。
最后,朱寿昌官至司农少卿,朝议大夫,中散大夫,年七十而卒。
“歷朝歷代十大孝子第六名,朱寿昌,盘点完毕。』
赵清然的点评,隨之而来。
“比起前边那些,完全是瞎扯淡的故事来说,朱寿昌的故事,才算是真正的故事。”
“符合人性,也是真正的孝顺之道。”
“能够为了寻找母亲,从而放弃在古代高人一等的官位,这种事情如何称讚都不为过。”
赵清然继续说道“整个故事里,只有朱寿昌的父亲,就是那位宋仁宗年间的工部侍郎朱巽,是个反派。”
“见著人家人老珠黄了,就把人赶走,妥妥的反派。”
“这样的人能做到工部侍郎,由此可知,宋仁宗时期的朝廷里,都是些什么玩意。”
宋仁宗时空。
正值上朝,所有人都在跟著皇帝看天幕。
仙长突然来上这么一句,从宋仁宗到百官,全都齐刷刷的看向了朱巽。
朱巽整个人都是懵的。
他只是在吃瓜看热闹而已,怎么吃到自己的头上来了?
至於说遗弃妾侍什么的,这事儿谁没干过?
妾侍年老色衰,当然是要赶走换新人。
没有美人能永远十八岁,可永远都有十八岁的美人吶t
朱巽心中只有一个感觉,那就是冤枉宰相富弼与韩琦,齐齐出列行礼。
“官家,臣弹劾朱巽!”
“官家,臣也弹劾朱巽!”
两位宰相带头,其他文武百官,顿时跟上队形,纷纷出列弹劾。
朱巽脑门冒汗,浑身颤抖的倒在地上。
他现在非常后悔,怎么生出来朱寿昌这么个逆子!
权势財富地位,全都交给你继承了,为何还要去寻什么生母!
逆子,你可害苦我了~~
宋仁宗点点头,表示赞同。
不过也提点了一句“朱寿昌能位列天榜,且德行操守为仙长所讚赏,眾卿当有所安排才是。”
富弼与韩琦对视一眼,由韩琦出面开口。
“朱寿昌当入国子监,成年之后可由官家亲自授官!”
宋仁宗再度点头、
“可。”
难得二十四孝的故事里,有一个真实非玄幻的。
赵清然也没过多言语,很快继续往下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