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幣,亦无兄弟敌国之礼(1/2)
篡位成功之后,朱棣做了许多事情。『
『首先就是將朱允身边,那些以江南士绅为主的文官集团,一扫而空。
『方孝孺,黄子澄,齐泰,练子寧,陈迪,董鏞等江南士绅们推上去的台面人物,一个没留。』
“据史书记载,赴死者眾。”
赵清然的话语隨之而来“首先要確认一点,朱棣不是逆贼。』
“说到叛逆,有个词经常提到,叫做行『操莽之事』。
“当然了,这里说的不是疑似印度人的猛男许仙。”
“说的是王莽与曹操。”
“王莽是什么身份?外戚!””
“曹操是什么身份?阉竖之子!”
“他们的身份,是没有资格问鼎的。所以谋朝篡位,理所当然是逆贼。』
“朱棣是什么身份?朱明宗室!还是最顶级的亲王,太祖亲子。”
“朱棣起兵靖难,那就是真的靖难,是朱明宗室的家务事,皇位还是在朱明宗室的手中,自然不是什么逆贼。””
“所谓奉天靖难,本质上就是管家们忽悠长房长孙,想把其他各房都给赶尽杀绝。””
“那四房掌权之后,自然是要將这些没安好心的管家们都给连根拔起,不给他们捲土重来的机会。”
永乐时空。
朱棣合眼,仰头望天,鼻息愈重。
“仙人,知我~
,
赵清然的话,还没说完“笔桿子们总说朱棣杀戮太重,还说他杀了方孝孺十族。”
“可却没人说,为何要杀。”
“因为这些江南士绅们,想要掏空大明!””
“有人杀你爹娘,杀你兄嫂,杀你子侄,还要夺走你家的一切,让你从老板沦为打工牛马。换做是你,你会怎么做?”
“血亲復仇而已。””
“至於方孝孺的十族,那是方孝孺自已说的,他自己对朱棣说:你有种就杀我十族~~~”
“方孝孺的老师宋濂,他的弟子卢原质,郑公智,林嘉猷等人,都是江南士绅集团的台面人物。”』
“也是顛覆朱明的急先锋。』”
“他们与朱明宗室爭夺蛋糕,失败了就要有付出代价的觉悟。””
“站在读书人与官吏的角度,自然觉得朱棣不是好东西。”』
“可站在百姓的角度,看到皇帝杀了那些横行乡里的村霸豪强,杀贪官污吏,难不成还会反对?只会拍手叫好!””
“判断歷史事件是否真实,別去看什么史书,只看百姓们的反应,那才是最真的真实。”
赵清然顿了顿“二百多年后满清入关,江南士绅们也想对满清来这一手。”
“可满清根本不吃这一套,直接开刀就杀。”
“当时那些士绅们的家奴佃户们,可都是站在满清这一边的。”
“其中缘由,不问可知。”』
洪武时空。
“能有什么缘由。”
朱元璋哼声不断“不就是咱拿他们当自己人,蹬鼻子上脸唄!”
“说到底,还是咱心思太纯,给他们脸了!”
“遇到不给脸的韃子,还不是乖乖当奴才!””
天幕继续播放。
奉天靖难之后,朱棣著手恢復民生。』
他减免赋税,与民休息。招揽流民,分发田亩。』
他严控官.场清明,对待贪官污吏打击力度不亚於朱元璋。
他疏浚运河,促进南北交通。”
“他修长城,为边地百姓提供保护。”
他修筑北平城,將朝廷中心迁移到北方去。』
他关注民生,用心应对各地灾害,救援灾民。
他编修了《永乐大典》派遣郑和下西洋。』
他武功卓著,南征北战打下了明朝最大疆域。”
朱棣,亲手开创了永乐盛世。”
“歷史十大杰出帝王第六名,明成祖永乐大帝朱棣,盘点完毕。』
没什么意外,接下来就是赵清然的点评。
“首先要说的是,朱棣不是圣人,他有功绩,也有过错。』,
“这期影片,总体感觉鼓吹的有点过头。没怎么提过失不说,功绩方面也说的过於笼统。”
“朱棣的功绩,可用一句话来概括,据说是他自己写在遗照里的。”
“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番,南岛西洋诸夷。无汉之和亲,
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罗薄幣,亦无兄弟敌国之礼。”
刘邦咬牙切齿“朕也不愿和亲,那是没办法。”
李二凤面沉如墨“頡利这个魂淡,渭水河畔害的朕留下千古骂名,不报此仇誓不为人!”
赵匡胤放声大笑“纳岁薄幣,兄弟敌国之礼什么的,都是赵光义这个混帐王八蛋的子孙乾的,与朕无关~~~”,
两宋与辽金称兄道弟,实际上一直都是两宋当弟弟,捱打还要给钱的弟弟。
至於说赵匡胤骂赵光义是混帐王八蛋,他俩同父同母来著赵清然打了个哈欠“朱棣在政务方面,先是完善了科举,接著整顿朝政提高了工作效率。””
“他鼓励开荒,兴修水利,提升了农业水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