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火(1/2)
第173章 火
4月26日,星期三。
距离下班还有不到半个小时。
比利·霍克把一个绿色包裹丟在桌子上,向西奥多跟伯尼讲述著自己的奇葩遭遇:
“我告诉他,去他儿子房间里搜一下,就知道了。”
“他还信誓旦旦地保证,绝对不可能是他儿子拿的。”
“他说我找错了,应该去问问联合车站附近的小偷帮,而不是盯著他儿子不放。”
“他还要来投诉我呢!”
这是个绿色包裹失窃案。
一名农业部的联邦雇员从联合车站取回绿色包裹,因为是下班时间,就直接拿回家了,准备第二天上班再拿去办公室。
结果第二天到办公室才想起来,忘记把包裹拿来了。
他中午回家取包裹,找了半天没找到。
他想起昨晚从联合车站回家,是乘坐的公交车,便怀疑包裹是在公交车上失窃的。
由於绿色包裹里装的是政府文件,文件具有一定的保密级別,案件性质便从普通的失窃案升级为了疑似联邦机密信息泄露。
案件被归属fbi。
原调查组对此案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查,在得知文件只是一些季度总结报告,並且已经把重发的备份文件归档了后,就丟在那儿没往下调查了。
西奥多他们接手后,比利·霍克被派去雇员家里检查。
伯尼打开绿色包裹,翻看著里面完好无损的文件,隨口道:
“他准备向谁投诉?”
比利·霍克指指桌上的电话:
“他向我索要我的上司的电话,我就把我们办公室的號码留给他了。”
他看向西奥多跟伯尼,神情古怪:
“要是你们接到他的电话,一定通知我。”
伯尼看了他一眼,笑著答应了。
西奥多想了想,也点了点头。
他问伯尼,是否能確认比利·霍克带回来的这个绿色包裹就是遗失的那个。
比利·霍克接话道:
“他自己都確认了,就是它。”
伯尼把报告塞回绿色包裹,问比利·霍克:
“既然都从他儿子房间里找到了,怎么还想投诉你?”
比利·霍克有些尷尬:
“他跟他儿子拦在臥室门口不让进,我稍微用了一点力。”
他偷偷看了西奥多一眼,强调道:
“真的只有一点!”
“我都没怎么用力!”
伯尼有些无语。
西奥多不以为意,让比利·霍克把绿色包裹送到楼上去登记,顺便去看看上个案子的结案报告出没出来。
从上个星期的邦妮与克莱德模仿案结束开始,他们就一直在调查剩余的案子。
这些案子大多是原调查组调查到一半,又被转到他们这儿来的。
能被这么对待的,就不可能是什么大案要案,甚至连命案都没有。
它们的重要性跟警车失窃案等同,属於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拉低结案率的存在。
很可能涉案各方自己都不在乎了。
伯尼一度跟西奥多吐槽,怀疑楼上的同事们是趁机把自己不想调查的垃圾都丟过来了。
上个星期,在等待邦妮与克莱德模仿案结案报告期间,他们已经结过一个案子,这个星期前两天又结了一个。
算上警车失窃案,这是第四个了。
罗森主管一共送来八个案子。
第二天一大早,西奥多跟伯尼刚到办公室,桌上的电话就响了起来。
电话並不是比利·霍克心心念念的投诉,而是来自第四分局的奥马利警探,
伯尼接过听筒。
他是来向西奥多他们求援的,
案件就发生在第四分局辖区內,死者是他的一个朋友。
第四分局副警监把这个案子分给了奥马利警探。
然而三天时间过去了,案子毫无进展,
奥马利警探决定先提前跟西奥多他们打过招呼,再把案子以求助的形式报给fbi。
d.c有不少老警都会这么干。
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他们会跟fbi產生多次合作,並在这些合作中结识几个fbi探员朋友。
当他们遇到某些需要上报fbi的案子时,往往会提前先联繫相熟的探员,以获得主导权。
跟熟悉的探员合作,总比跟未知的探员合作更踏实。
在西奥多之前,奥马利警探也联繫了另外两个相熟的资深探员。
只不过他们都没时间。
伯尼看向西奥多。
西奥多把手里的案情简报塞了回去,冲他点点头。
伯尼迟疑片刻,转达了西奥多的意思。
奥马利警探马上报出一串案件编號:
“你们等我,我现在就带资料过去。”
通话结束,西奥多去楼上找罗森主管。
按照正规流程,案件经过审核后,会交由罗森主管统一分配。
如果不是非正式的私下里帮忙,探员需要提前跟罗森主管打招呼。
一般情况下,罗森主管都不会多说什么。
罗森主管依旧忙碌。
杰克总统的勇於担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苏联人上天+政府秘密行动失败带来的阴影实在太大。
西奥多走进主管办公室,直接说明来意。
他告诉罗森主管,他想要接手一份东北区的命案。
罗森主管看了西奥多一眼,稍感意外:“哪个?”
“编號多少?”
西奥多掏出案件编號递过去。
罗森主管扫了眼,把编號交给了助理:
“这个案子到了先拿给我。”
他得先检查一下,確认案件不属於绑架、勒索等具有时限的案件,不是政治敏感案件,不是大型或影响恶劣的敏感案件,才能交给西奥多。
奥马利警探来得很快,但西奥多下午才拿到案子。
司法部大楼地下一层办公室內,正在召开简报会。
奥马利警探站在白板前,向西奥多三人做案情陈述,
他穿著一套皱巴巴的警服,身上散发著一股臭味儿。
他的头髮有些凌乱,鬍子拉碴,整个人的精神异常亢奋,说话时却有些顛三倒四的。
奥马利警探已经三天没合眼了。
他把一张照片贴在白板上,又盯著照片发了会儿呆,才开口介绍:
“死者名叫艾伦·布伦南,是一名消防员。”
“4月23日午夜11:37分,布伦特伍德路东北段121號失火。”
“附近消防站观测到火情后立刻出警。”
他点点照片:“艾伦·布伦南是当晚的值班队长。”
“著火的是一栋老旧的四层公寓。”
“他也住在这栋公寓里。”
“他对公寓环境很熟悉,到达现场后冲入火场救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